放流口未修復 石門水庫排洪成常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放流口未修復 石門水庫排洪成常態

摘錄自8月15日中國時報桃園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石門水庫河道放流口(PRO)自2月無預警湧沙封閉以來,大桃園地區單日近200萬噸原水都仰賴排洪隧道放水供應,加上2期稻作灌期已從7月1日起展開,2天1次排洪「高頻率」,創下國內水庫操作史獨有現象。

原為「農業水庫」的桃園石門水庫,以往藉由供給水力發電廠所需原水,將水源挹注至桃園大圳內;無奈石門電廠2004年遭受風災毀損,如今1、2號機面臨停擺狀態,重啟遙遙無期。肩負另一給水重任的河道放流口(PRO),2006年2月間也因無預警湧沙現象,淤沙迄今堆積深度超過水閘門;在無法正常開啟的情況下,石門水庫只能仰賴排洪隧道放水,2至3天排洪,大幅增加水庫操作困難。

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鍾朝恭說,儘管石門水庫被迫天天排洪,但攪動淤泥情形有限,加上單次時間僅有4小時左右,穩定供水應無太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