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大運動再出發——流域空間地方學GIS | 環境資訊中心
酷玩GIS

社大運動再出發——流域空間地方學GIS

2006年08月30日
作者:林伊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常務監事)

台南市社大投入二仁溪守護早期,在高等教育改革與成人教育超越的系絡中,社會運動有了一股新的分流——社大運動。當時,也是另一股分流正如野火蔓延的時候,即旨在「賦權公民、營造社區」的社造運動。

社造運動與社大運動這兩股社運分流,隱隱約約地在許多地方場域呈現出密不可分的匯流狀態,其中尤以宜蘭社大最為鮮明,這也讓宜蘭社大散發出社大的特有氣質——社運精神。這讓我們體會到社大運動的這項基礎本質,而社大營運與社運精神是分不開的。是不是還有可能,社大運動可以再與其他的社運分流交會,再次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社大運動再出發

社大運動標榜「解放知識、改造社會」的理念,8年來一塊一塊的社大招牌在全國各地掛牌揭幕,如今社大已近百所。回顧當年「解放知識、改造社會」的社大運動精神,再看看今天各社大所展現的質地,能夠高度彰顯出社大運動精神的社大,實然不多。社大運動本身有必要對自身採取變革作為,不論是理念層面、策略層面,或是操作層面,而非僅只於反思,如何有效地變革與實踐更形重要。

在前幾年,社大運動與環保運動開始匯流,並展現出一股有別於傳統環保運動的另類力量。2004年,我們看到台南市社大投入二仁溪守護的點點滴滴,那污染受傷的二仁溪影像,震撼了全國社大研討會的與會人士,讓我們看到環保運動與社大運動匯流之後的爆發力,也激發了各地社區大學的環保意識。現場,醞釀了環保運動與社大運動在北部的匯流,才隔數月,就已經看到淡水河守護聯盟的誕生,經由在地社大與環保團體的合作下,到了年底就看到一個一個河川守護隊的快速組訓佈建。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社大運動與環保運動匯流後,透過網絡化所展現的社會改造效應。

這股力量一直持續到2005年的全國社大研討會,並產生了2006年的全國河川NGO會議。在全國河川NGO會議中,治水議題讓北、中、南的環保團體與社區大學有了進一步的連結。其中,美濃愛鄉協進會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所展示的美濃溪流域治水方案,讓與會者在面對複雜的治水議題時看到了曙光。

導入地理資訊科技,對社大運動與環保運動都是相當新鮮的領域。不只如此,在地理資訊科技的導入過程中,不僅會連結到社造運動、文化運動……等的傳統社會運動分流,還會連結到數位運動、網誌運動……等各種Web2.0網路革命新民主風潮下的新興社會運動。

這波社大運動的新型態,儼然是一個有別於過往的新起點,有必要進行一番回顧再行出發。在這個新起點,我們提出了「生態空間」與「動態地方學」的重構性觀點,作為社大運動與其他社會運動匯流的基礎概念架構。當社大運動與環保運動匯流時,生態空間變成很重要的操作型概念。例如,淡水河守護聯盟可採用流域空間的操作型概念,而濱南開發議題則可採用海岸溼地空間的操作型概念。

今年,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南部辦公室將對社大運動展開自我變革,倡議「地理資訊科技的導入」、「動態地方學的超越」、「生態空間單元的治理」……,提出更具體的操作式模型,「解放知識」就從「解放地方知識」開始,「改造社會」就從「改造地方社區」出發,讓社大運動重新定位再出發,進而與社造運動、環保運動…匯流,再創社大運動風潮。

應用地理資訊科技培力公民

2006流域空間地方學GIS培力營導入地理資訊科技以發揚社大運動精神,培力人民成為公民,包含陪伴公民進行賦能(Enabling)與賦權(Empowering)的兩大基礎任務。意即,賦能社區公民運用地理資訊科技的能力,賦權社區公民治理環境空間議題的權力。

在此,與公民培力相關的地理資訊科技共有三項,包含遙感探測系統(Remote Sensing System, RS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遙感探測系統(RSS),涵蓋各種遠距感測方式,如航空攝影、衛星攝影、雷達探測、聲納探測…等。全球定位系統(GPS)目前是美國所釋放免費提供使用的全球定位服務,與生活最為相關的應用是結合電子地圖的汽車導航應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則是所謂的多層次數位內容的電子地圖資訊系統,是傳統地圖的革命性演進。

透過虛擬實境重塑公民世界觀

應用地理資訊科技,透過虛擬實境轉化真實世界成為數位世界,藉此重塑公民世界觀。地方議題的知識內容,轉入虛擬的時空結構加以呈現,可以深入瞭解地方議題所涵蓋的空間場域與動態脈絡。

虛擬實境的第一步是數位化,亦即對地方事物的實體內容加以數位化成為多媒體數位內容。這些多媒體數位內容的形式包括文本(txt)、影像(jpg)、聲音(mp3)、影片(mpg)…。第二步是時空化,亦即對地方事物的數位內容,加以時空化以定位出空間位置與時間位置。空間化後的數位內容則透過地理資訊系統,以地圖方式呈現。時間化後的數位內容不僅可以呈現出現況、還可呈現出過去變遷與未來預測。

應用數位科技與地理資訊科技來重現地方議題的相關資訊與知識,也重塑了在地公民的世界觀。這些地方議題的呈現,如環境污染地圖、社區防疫地圖、流域水患地圖、有機農地地圖、休耕農地地圖、文化資產地圖、自然景觀地圖、原生物種地圖、在地產業地圖……等。

不斷超越的動態地方學

數位地理資訊化的動態地方學,是一種不斷超越的動態地方學,串起地方的歷史、生活與願景的動態發展,整合地方的批判、辨證與更新的不斷超越。而地方學的內容,是從自然內容到人文內容的一個連續體。地方學的人文內容展現於地方社區的人文環境空間之中,而地方學的自然內容則展現於地方社區的自然環境空間之中。在此,動態地方學包含了歷史的地方學、生活的地方學、願景的地方學。

生態空間作為一種治理單元

地圖,不只是型塑公民世界觀的媒介,更是治理公共事物的工具,歷代政府無不視地圖為機密治理文件。由此可見,地圖不僅是認識世界的中間結構,也是改造世界的中間結構。

傳統地圖是視覺導向的溝通語文,而數位化後的電子地圖則強化為視聽導向。因此,即使不識字,亦可透過電子地圖認識公共議題、進行公共討論、參與公共治理。

如能劃出公共治理的有效最適空間範圍,則較能掌握公共治理的成效。在此,有必要採取天然的生態空間為治理單元,才能讓公共議題、公共討論、公共治理有個具體的關注焦點。

天然的生態空間,不像人為的行政空間。這些生態空間如流域空間、海岸溼地空間、紅樹林澤空間、森林空間、農田空間、鹽田空間……。各種生態空間各有其鮮明的地表景觀特徵,生態空間與生態空間之間有一段交互漸變的連續帶,皆有其自然的運作機制搭配其中。在地方的公共治理中,如能以生態空間為治理單元,並搭配自然的運作機制展開治理過程,人為力順應自然力的治理方案將較能事半功倍,並且可讓人文與自然均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