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興建及連帶衍生之土地開發,包括漁獵、休閒旅遊和土地使用形態的改變,亦是道路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衝擊的主要因素之一。許多關於道路對生態衝擊之研究,最後都表示衍生效應對生態衝擊影響難以估量,但顯然都有低估的現象。
俗話說:「路是人走出來的。」對森林等野生動植物密集的區域而言,人從路走了進來。誠如我們所認知的,道路使人類文明得以快速拓展,但人類對多數物種而言,也是最強勢的外來種,當我們不喜歡紅火蟻、福壽螺、小花蔓澤蘭等具侵入性的外來種時,全世界的物種也備受人類這種地球史上最強勢及最具侵略性的外來種所苦。
人類是最強勢的外來種
過去人類受限於醫藥及科技不足等因素,所謂蠻荒之地有著瘧疾熱病、蠱毒瘴癘、毒蛇猛獸、窮山惡水等,限制了人類這種外來種干擾大自然的機制。但自工業革命起,各種工具的發明使得野地的限制不再如此嚴苛,而人定勝天的觀念更是將世界地景系統做了巨大的改變,而最典型的例子即是道路,就像一把插入森林等蠻荒之地心臟的利刃。
上圖顯示高速公路對鄰近區域在人口及經濟層面上的影響,其中紅色線為距離高速公路較近的區域,藍色及綠色為距離高速公路較遠的區域。
在學理上,道路網絡造成生物多樣性減少的主因在於棲地的喪失,直接威脅到野生動物的活動和棲身空間。另外,則為地景之碎裂與縮小,這些不接鄰的棲地版塊不足以提供所有原棲息族群繁衍需要的資源。道路造成不同尺度地景碎裂化的程度,依其特性及所處位置而有所不同,而地景碎裂化的生態衝擊程度,則視物種和道路的特性而定(Major,1990、McMurtray,2003)。檢視棲地碎裂程序的進行時,發現棲地破壞的順序並非完全隨機,而生態條件較差的區域都集中在穿越該棲地的道路附近。
台灣道路對生態的衍生影響
道路對生態環境的衍生影響,在台灣可以從一個簡單的模型加以說明,首先可能是一條林道、礦業道路或施工便道,按照人定勝天的觀念,遇山剷山,遇水架橋。剛開始道路是提供將森林資源快速搬運至人類活動區域的角色,在森林資源枯竭後,農業活動開始進場,道路又扮演把人搬進森林區域的角色。在人越來越多而形成聚落後,道路需求大幅上升,畢竟每戶人家都必須有路得以通達。緊接著工商活動及都市計劃開始上場,再以此為中心,往森林的內部再次挺進。
道路對生態環境的衍生影響項目不勝枚舉,國內一般常見之狀況包括:
(1)道路所造成之崩塌,以公路總局之統計資料來看,台灣在民國40年底公路總長度為17,096公里,迄民國89年底止為19,767公里,平均每100平方公里之密度為55.6,成長幅度僅為1.15倍;但省道的路面坍方數量卻由民國40年的145,815立方,躍升為民國80年的1,505,780立方,其成長幅度為10.32倍(公路總局,2000)。道路包括崩塌地所提供之土石,也成為土石流的材料,進而影響到水域生態環境。
(2)許多道路成為人類非法行為的途徑,如盜伐林木、獵捕野生動物、濫墾濫伐等行為。
(3)遊憩活動的干擾,如許多施工便道提供四驅車等對環境生態衝擊較大的遊憩活動之引入,同時也會增加森林火災的風險。
我們很難說現在的開發對生態的影響要完全怪罪道路建設,但沒有道路,顯然就沒有後續的開發行為,也因此道路開發必須特別謹慎,就像是火車頭,不是臨時喊煞車就馬上煞得住的。因此,在人類活動藉由道路無所不在之際,沒有道路系統的區域,在地球上已非常罕見,彌足珍貴,也是亟需保育的區域。相對地,近年來道路廢除開始為世人所重視,以國內林道而言,民國71年以後因政策停止伐木,140條林道中,有多達55條林道面臨封閉之情形,廢棄道路應被考慮為解決國土不當或不智使用的最佳工具之ㄧ。
綜合上述,可知道路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之衝擊甚劇,對於未來道路工程之新闢及拓建計畫,應該結合各界領域之專業知識及力量,積極尋求減少對生態環境之衝擊,進而保護台灣珍貴之生態資源,以兼顧生物多樣性及永續發展之理念。
參考文獻
1.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2. COST 341 Habitat fragmentation due to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European Communities.
2. 亞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005. 生態工法應用在道路工程之研究第二期期末報告.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