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快速」幾乎是現代文明的寫照,讓我們對於周遭環境總匆匆一眼略過,無暇深思我們為追求便利所造成的環境汙染。「求快」到了極致,也忽略了身心與環境間的和諧;為了求快,人類付出極大的代價,造成難以挽回的環境破壞。
由台灣民間自發性的「千里步道」運動,就是源自這股對人類與環境之間關係的反思。有別於行政院所提出「步道萬里、自行車道千里」計畫,民間發起的「千里步道」運動,不單只是有形的,如步道或自行車道的串連、美麗風光保留區的促成;還有無形的、精神面的,甚至是文化層次的觸發,比如重塑環境倫理、推廣路權概念、深植環保教育、催生公民社會等。
放慢步調 與土地產生緊密連結
「千里步道」所期待的,是當人們愈來愈常走出戶外、接近大自然,願意放慢生活的步調,與土地互動產生更緊密的連結之後,進一步省思內在自我與外在環境的關聯——馬路、田野、河川,乃至於路邊的花草樹木,不再只是汽機車呼嘯而過、快速變換的畫面;而是自己的雙腳所立之地,自己的身軀存在之處。
如果我們願意,用較自然、較緩慢的方式,哪怕只有一天,或走、或騎自行車,緩慢地經過我們平常所經之地,一定會發現許多利用汽機車行進時所沒有發現的事物:一朵路邊盛開的小花、一家美味的小吃、甚或路上一個小窟窿…,無論好壞,一旦開始用心感受,我們便會看見更多、認識更深。「追求美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只是過速的生活節奏往往讓這項本能沈睡,無由發揮。
是的,當「心」與「環境」有了連繫,我們會注意到過去忽略的事物,去思考原本無暇思考的問題,比如:一條路,是人讓車?還是車讓人?當關懷進一步落實成為著手改善,不知不覺間,我們就參與了公共事務的運作,而在這參與的過程中,判斷能力得到滋養,參與能力更隨之提高,公民素質萌芽,公民社會於焉由生。
以無汙染的方式接近自然
本著這樣的理念,「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在今(2006)年4月23日「千里步道啟動大會」後成立,人力、資源均來自民間團體或個人志工,一切公開且透明。「千里步道」運動強調的,是民間自發性的覺醒,而非政府由上而下的強硬規制約束。每個月兩次的「智庫沙龍」,邀請各方專家學者及民眾與會共同討論,從具體的「步道促成」、「環保案例」,到抽象的「自然文學」、「公民社會」。一如前述,「千里步道」追求的遠景從有形到無形,從外在環境到內在文化,希望能藉由「智庫沙龍」,廣納民間意見,同時也讓更多民眾瞭解,進而響應。
除了靜態的活動之外;動態方面,今年 6月11日,「千里步道籌畫中心」以「漢順的上學路:新店—小粗坑—屈尺—龜山」的路線,與屏東「阿朗壹步道」南北呼應,舉辦「611南北開步走」活動,藉由活動,一方面讓民眾體驗自然之美,同時推廣「千里步道」的理念,希望民眾動起來,為自己,也為下一代,保留所剩無多的自然,重建台灣新文化。今年11月11日,將更擴大規模舉辦「1111全台開步走」全國性活動,號召全國民眾共襄盛舉。
適逢「922無車日」在即,這個源起於法國首都,後因理念被廣泛接受,逐漸擴大為全球性的活動,其意義和影響或許是當初提出主張者沒有想到的。在台灣,民間「千里步道」運動獲得愈來愈多民眾的響應與投入的此刻,或許有朝一日,也會有個「步道日」,鼓勵人們減少汽機車使用,提倡以較自然且較無汙染的方式接近自然或身周環境,透過用心感受加強人與環境的聯繫,從中理解並尊重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各自的存在。
是時候了,撇開紛擾不休的政治亂象,正視急待拯救的環境問題,回歸自我價值的探尋,重塑身心,涵養內在——這些,才是我們為自然、為自己,也為下一代真正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