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的真相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氣候變遷的真相

2006年10月17日
作者:柳中明 (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銘龍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不願面對的真相」在全球播映,引發很大迴響。這是部記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有關氣候變遷的演講,100分鐘的演講,同時穿插他的心路演變。不令人驚奇的是內容,主要是要說服聽眾相信氣候變遷的到來、影響與責任。令人驚奇的是演講者,一位政治家竟然全盤相信,並取得第一手的科學數據,全世界走透透,將他的生命奉獻在科學傳道的工作上。

高爾選擇直接將科學數據以精彩的圖表與簡潔扼要的陳述,向廣大的知識份子來說明。他的聽眾有北京大學的高材生,也有芝加哥商業鉅子,當然也包括紐約的股市聞人及倫敦眼高於頂的知名學者,但是他的訴求對象仍是以美國公民為主。這部電影所企圖呈現的就是:科學界發現人類行為確實會影響全球氣候,而政治家正踏遍各地傳遞這個訊息,電影工作者則更深入地運用電影製作與發行,廣泛地影響人們的思維,以免真相被掩蓋。

電影中最令人震驚的內容是:高爾提出北極格陵蘭島上的冰川,在21世紀內可能融解,屆時除許多海島與海岸國家會淹沒,美國佛羅里達州會大面積沉淪,紐約、上海等重要都市也都將會被上升的海水入侵。同時,也提出大量淡水將進入北大西洋,可能使得海洋溫鹽環流受到干擾,全球有可能在快速增溫後進入數百年的小冰河期。這些內容,乃是近數年內幾份國際重要科學期刊論文的重點,更是200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小組發表第四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中,對於未來全球暖化下,最令人擔憂的衝擊面預估。

以臺灣為例,2001年聯合國第三次評估報告的預估為海水面將在21世紀末上升0.18-0.66公尺,影響尚弱於我國西岸人為造成地層下陷的情形。但是,近年的預估已修正為:世紀末至少上升6公尺,或更可達15-35公尺的惡劣狀況。若是上升6公尺,臺北盆地有一半會在水面下,西部嘉南平原與宜蘭羅東平原都將損失慘重。



而若是上升達15-35公尺間,再加上颱風暴潮,以及頻繁豪大雨下的洪水與土石流危害,我國可居住的面積將巨幅縮減。屆時因為可耕作區域縮減,糧食生產量少,及受氣候變化影響而出現糧產不穩定狀況,我國有可能被迫在全球各地搶購糧食,或是相當多的同胞會成為環境難民被迫遷徙,而需尋求如中國大陸的協助。

或許我們正在杞人憂天,但是高爾相信:若是現代人不願面對真相,將讓後代子孫受罪。所以,高爾在本片中指控:不願面對真相的人是不道德的!這點非常特別。以東方文化來思考,其實高爾在講的就是我們最重視的「陰德」。在東方世界中,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以及不積陰德將會有報應的念頭,強調的是神明與上蒼將會是最後的仲裁者。而且報應不一定是在現在,可能會應在子女與後代子孫身上,這豈非就是在批判現代人對於造成氣候變遷的原罪,將由後代人類來承擔。

高爾在演講中以能源效率提升,來強調面對真相積極抑制溫室氣體排放,不僅不會影響經濟發展,更有利提升國家競爭力。

我國行政院近日已提出「溫室氣體減量法」,以期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清查的機制,並提出徵收能源稅以增加能耗者的支出,但是並未明確訂定排放基準年與減量時程。在全球正爭先恐後地進行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生產力加強與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的時代,行政院所提出的策略無法根本憾動產業結構,又乏未來目標,所能發揮的效益非常的低。

可預見的是:愈晚積極面對,將愈降低國家競爭力。更且,未能將氣候變遷的演變與國家安全相聯結,也將喪失永續未來世代在臺灣生存的先機。

本文原刊於10月15日《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