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活得強靭與豐盛,一定要在自己的土地上!」亨利‧梭羅這句話實實在在點出了由民間團體紮根而永續的力量。來自中國大陸環境NGO的成員昨(26)日在台南社區大學就滇金絲猴保育與科技產業垃圾議題,與台灣環境團體互相交換民間環境運動的經驗。論壇中,野性中國工作室財務總監陸俊、台南市社區大學自然與環境學程召集人黃煥彰,以及長期投入二仁溪整治的舢筏協會會長蘇水龍、二仁溪整治促進會會長杜明輝等人發表演說,介紹民間團體如何投入地方環境監測與保護。
這是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主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承辦的「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全台巡迴舉辦六場的第四場論壇,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這一系列論壇並不僅止於定點式會議,主要精神在於實地帶領大陸友人拜訪台灣NGO,親賭當地環境問題。
陸俊在演說中表示,中國最早開始拍攝野生動物的攝影師之一奚志農,從最初拍攝滇金絲猴開始激發了對生態的熱情,他曾經為一片即將被採伐的森林上書國務院,利用震撼的影像去喚起人對自然的情感,並掀起國內滇金絲猴保育浪潮,也激發了一群人利用影像保護自然的使命,因此在2005年誕生了野性中國工作室。該組織積極利用拍攝生態影像籌措的資金,投入美國野生動物保育協會(WCS)考察馬可波羅羊等生態研究的專案。有感於在地保育工作的重要,該組織也運用佳能公司的廣告代言費購買器材及舉辦攝影訓練營,以擴大NGO將影像作為保護的工具。
為了讓大陸友人深刻認識到二仁溪何已成為台灣污染最嚴重的河川之一,台南社區大學、舢筏協會與二仁溪整治促進會帶領參訪人士駕駛舢筏,查看過去在金屬回收業為賺取高利潤不惜犧牲土地與環境的衝擊。台灣早期回收歐美、日本等已開發國度的電子廢棄物,以及煉鋁殘留的底渣,因歷經經過颱風、溪水暴漲而暴露於河床,讓對岸環保人士看得怵目驚心。
蘇水龍以身為漁民的角度指出,這片過去在地人從事漁撈的生計之源,如今連養殖魚苗也無法供應。杜明輝指出,早期投入保育需要冒很大的險,像蘇水龍與黃煥彰都被恐嚇過,但最難處在於這些污染製造者可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慶幸的是,在地環境運動從原先個人奮戰到後來成立組織、到其他夥伴如長榮大學、環保署等單位的加入,在地環境運動的影響力正逐漸擴大。
黃煥彰表示,現在中國廣東已變成台灣科技垃圾污染史的翻版,而且更嚴重,他指控說,香港已成為全球電子廢棄物運至中國內陸的轉運站,台商設廠大陸所產生的事業廢棄物也是禍源。同為河川保育工作者,四川省綠色江河環保促進會長楊欣很贊同他們的持續精神,他表示,環保團體必須努力盯著一個具體目標,「環境保護不靠天、不靠地,要靠我們自己!」楊欣說,從這幾天兩岸交流過程,看到了台灣環境NGO的具體做法,也看到在地團體如何結合一切可結合的力量,感覺非常很深刻。
兩岸環保交流將持續全台走透透,27日在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舉辦永續發展論壇,從反水庫運動到農村的永續生存之路、生態農村五山模式下的公共參與,到扭轉欠缺社會正義的產業與水庫開發,邀請美濃愛鄉協進會理事張正揚、北京綠十字生態文化傳播中心創辦人孫君、高雄市教師會生態中心主任李根政等,共同探討如何推動產官學研共同參與永續發展。28日將在環保聯盟花蓮分會舉辦最後一場論壇交流永續能源,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詳細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