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設置動物廊道 挽救棲地破碎化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道路工程設置動物廊道 挽救棲地破碎化

2006年10月30日
作者:朱惟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陽明山動物穿越涵洞標示人類的開發活動,導致世界地景的大幅改換,全球的物種目前正以每天約100種的速度滅絕中,這意味著每隔15 分鐘就有一種生物從我們眼前永遠消逝了,不管你的覺察或不覺察。而因著道路建設所造成生物棲地的分割與破碎化,正是其中一項無法迴避的重要環節。

生態廊道重建保護區間之連結

國工局設計組景觀科幫工程司邱銘源表示,目前國際間關於保護區發展的新趨勢,主要包括棲地多樣性、參與式經營管理、生態廊道網絡的規劃設計等。其中關於生態廊道觀念的提出,主要是發現以前個別保護區間因為「欠缺連結」,以致物種與基因「無法交流」,因而提高了生物多樣性的危機;生態廊道的規劃設計,就是試圖再次建立起這個連結,甚至在開發之前,就已整體考量生態廊道問題。事實上,大至國土規劃、小至一條道路的設計,都是生態廊道可發揮的空間。

人類道路的出現,除了將造成原有棲地的切割與破碎化,而且也容易導致動物穿越時的車撞事件。然而,「要有好的規劃與設計,首先須確實了解當地的自然條件以及動物的習性。」邱銘源以日本334號道路案例進一步解釋:冬天時為了防止道路積雪而進行的灑鹽行為,連帶提供道路邊坡較其他區域適於長草的條件,吸引鹿群前來覓食,因而增加了鹿群的車撞意外。

為了避免鹿群直接穿越馬路,相關研擬對策包括:增加道路邊柵欄的高度、在好發事故路段架設反光燈、架高路面讓鹿群從路面下通過等,同時以警告標誌提醒駕駛人經過相關路段時需減速慢行,「因為屬於偶蹄類的鹿,跳上道路後一定會跌倒,同時因為其群聚性,就算僥倖避開第一隻,也會撞上緊接著跳上來的另一隻鹿。」

為整個國土規劃生態保育網絡

當相關對策執行後,為了確實暸解實際的效益以及提供後續修正時參考,持續的監測是重要而必須的。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案例因為有嚴謹的調查研究作為支撐,才能據以提出完整的配套措施。」邱銘源表示,國內在引進國外相關成功案例時,很容易只是流於形式上的模仿,反而忽略了其背後一整套縝密的思維與做法,才是真正成功的關鍵。

而環境保育或生態廊道理念的落實,如何得能「見樹亦見林」,需從大尺度的國土規劃觀點來思考。邱銘源以荷蘭為例說明:該國政府已打破各別保護區劃設的思維,認真地將整個國土視為一個生態網絡,進行為期10年的生態與環境相關調查研究;經套疊各項資料後,依序劃出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熱點,標以紅色區塊,代表此生態核心區須有最嚴格的保護禁令;然後依序是標以綠色、代表生物多樣性次之、有條件開發的區域,以及標以黃色的可開發區域。此種展現政府誠意與決心的上位思考,以及將之落實在後續的各項縝密執行計畫中,正是目前台灣較欠缺,並值得借鏡之處。

採集13000筆資料 提供動物穿越涵洞規劃重要指標

黃光瀛採集了13000多筆動物車撞遺體,部分做成了標本展示。陽管處保育科研究員黃光瀛博士認為,由人類世界所架構出的綿密交通網絡,對於野生動物來說,就是牠們的致死陷阱;他拿出一張保育類麝香貓遭車輛撞擊喪命的驚心畫面,緊鄰其後的紐澤西護欄排水孔,說明了麝香貓就是循此排水管路而誤闖進入道路系統的,事實上,「這個意外的發生,只要在排水道出口簡單裝上濾網,就可加以避免。」

如果能夠釐清事件發生的原因,進而採取事先預防或適當的補救對策,就可大幅降低災害發生的機率。也因此,當11年前國內對於生態廊道還未有普遍認知時,黃光瀛基於對生命的尊重與個人興趣,從民國84年開始,便在陽明山區的14個路段進行長期的生態調查,他所採行的方法是:每週兩次,以慢速騎乘機車的方式,沿線撿拾遭車輛撞擊的動物遺體。

在累積了11年、共1萬3000多筆資料後,經過分析可以得知:主要有哪些物種、在什麼季節、什麼地點、以及在何種類型的生態棲地環境較容易發生車撞事件,這些珍貴的資訊提供了後續規劃動物穿越涵洞時的重要指標;例如涵洞大小的設計,由所欲保護動物的體型來決定,而涵洞設置地點的選擇,就以車撞事件的好發處為依據。

目前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共設置有5個動物穿越涵洞,其中2個位於遊客中心附近(台2甲陽金公路),3個位於巴拉卡公路上(101甲縣道)。那麼這些微型生態廊道的成效如何呢?黃光瀛說,從民國93年8月涵洞完工後開始算起,到95年8月底為止,已監測紀錄到至少15種、3800隻次的動物會利用這些涵洞穿越道路,其中包括有保育類哺乳動物白鼻心及鼬獾、赤腹松鼠、刺鼠,爬蟲類的臭青公、紅斑蛇,以及兩生類的蟾蜍等。

持續監測效果才能顯現

動物穿越涵洞誘導網黃光瀛說明,在涵洞入口處兩端都呈喇叭狀、左右各延伸350公尺的誘導網,他說,「這個設計,主要是利用動物偏好沿著牆邊及牆角行走的行為特性,同樣地,當動物遇到誘導網後,便會順著誘導網一路到達涵洞的入口。」

另外,誘導網的上緣刻意向道路外側翻摺,是為了避免動物的攀爬行為,而誘導網埋入地下一定距離的設計,則是考量部份動物的挖地洞行為。目前入口的植被演替,已能提供自然且隱密的環境,而在路旁的紐澤西護欄上,也都架設了動物的防爬板。

黃光瀛也說明涵洞內部的設計:他們在涵洞底部特意進行粗糙化的處理,這是為了利於蛇及蜥蜴類的爬行需求;同時在入口處架設有紅外線感應自動照相機,及動態錄影監測系統,一但有動物經過時,就能啟動系統並自動拍下或錄下動物實際利用的情形,藉此紀錄穿越動物的種類、性別、數量及運用此涵洞的時間、季節等,並進一步評估此系統的利用率與效益。下一步,黃光瀛說,明年還計劃在動物身上加裝無線電追蹤器,屆時就可清楚知道這個系統的服務範圍究竟有多大了。

這樣的動物穿越涵洞所需的工程費用為何?黃光瀛表示,陽明山所設置的5個涵洞工程費用是200多萬元,花費不多,卻有很高的生態效益,相當值得推廣;但黃光瀛也提醒說,真正耗費的是後續對於監測資料進行整理、剪接及判讀等極為耗時的人力資源。

由於生態廊道的設計基礎,必需仰賴長期的環境監測資料,以目前台灣工程界還是普遍存在「生態調查資源少、作業時間短」的情形,要落實這個理念,除了期待部分有心人士的自由心證外,如何在制度面上提供實質的銜接點,可能是政府必須思考的下一個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