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現在垃圾費隨袋徵收了 | 環境資訊中心

台北市現在垃圾費隨袋徵收了

台灣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台灣環保

2000年08月22日
艾玲達 台灣綠黨,國際事務人員

當臺北市長馬英九決定於七月一號開始實施新政策規定垃圾必須丟在市府製售的垃圾袋內時,的確有不少的民怨及消極的抵抗。如果清楚台灣垃圾是相當溼及髒亂,那麼最大的問題是,台北市民到底是會適應新的政策呢?還是會非法丟棄垃圾呢﹖這是艾玲達為台灣環保所寫的報導:假如它是可以回收的,我給你兩分錢,那就是答案了。

在30年前,當我還是台灣的青少年時期時,有一則喜愛的記憶中,就是喜歡經由熱鬧的巷道,走入當地的市場,看看這些對我來說是外國的食品。地上則多是泥濘、蛀蟲的蔬菜葉、蒼蠅則繞著水果和釣在掛勾上的大塊生豬肉嗡嗡作響。在搖搖晃晃木頭桌上鋪上約18吋大型熱帶植物葉子,這樣可確保食物的外表衛生。若有人要買豬肉,就用適合的葉子包起來,再用乾草繩捆好,乾草繩的另一端則打一圈讓買者可以攜帶整個包裹。我總詫異的是這些小販如何在2秒內將豬肉捆好不會漏出來。家庭主婦就將購買的肉放在自行帶的購物袋。

台灣的民眾仍然知道天然物質包裝的食品口味比塑膠包裝的要美味多了。妳常可看到廣告一些便當,特別是在木片包裝的便當盒,內裝著來自尚未污染的東海岸池上的米。而不幸的是,新流行的日式包裝便當竟然以綠色塑膠,來生產替代傳統的葉子。

隨袋付費的新制應該為資源回收及廢物減量提供強有力的刺激,因為人類終究將必須面對他們所製造的垃圾量。而台灣已儼然太習慣於使用過即丟棄式的塑膠、保麗龍餐具及飲料容器的風氣,這項適應調整並不容易,但每個人應該要知道垃圾已無容身之地了。我希望並期待這項垃圾新制,可引發一個刺激回到使用可生物分解物來包裝食品,因為這樣至少可能減輕清潔隊員人力的負擔。

我先生在台北商業區附近擔任一所學校的監察人,透過他,我可以更進一步知道人民對這項新制的適應情況。國小學校學期中約有2500位學生,每天就有800個不同口味的便當被送進來。這些便當中就有速食及中式便當的傾向,而通常他們會有兩層包裝以將肉、蔬菜、醬汁與米飯分開。有時則以分離式塑膠袋包,或整個便當就用一層透明的塑膠薄膜套封包裝。

學生現正值暑假中,但在上週老師們必須為資源回收而首次自行處理分類他們的便當盒。監察人已準備好告訴老師們要使用容器箱子來收集殘肴、塑膠襯墊、外層厚紙箱及筷子。這些尚包括清理食物及清洗塑膠襯墊。在儒家的(士農工商)階級劃分下,腦力工作者─尤其是為人師表者─總是在粗鄙的勞工之上,因此推廣員的忠言在老師們聽來,想必相當逆耳吧!事實上像我先生這種做事一板一眼的人,就曾在眾目睽睽下,從一位老師的垃圾桶裡,把她隨意丟棄的便當盒撿起來,放回她面前。

由此可知強制資源回收事關乎社會的,就如響應環保,自行處理垃圾是一項徹底的平等主義的型態。我想這是新民主政府的一項民主文化適應。

學校的監察人員也決定下學年度只向願意回收處理廢棄物的公司訂購便當、飲料。

這裡是艾玲達為台灣環保報導

版權歸屬 環境信託協會 (曾秋莉 譯,張正慈,梁明煌審校)
中英對照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viewer/linda/re-linda000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