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發展中,經濟的進展只不過是其中一個面向,它絕不是人類追求發展的全部。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更好的生活及更完整的生態來支撐,那就好像是在流沙上建構金字塔,塔再如何宏偉壯觀,終究還是會沈陷泥淖中而無法自拔──這便是永續發展提醒我們必須同時注重「生態/生活/生產」三生理念的精髓。然而台灣卻往往只看到了「看不見的手」所創造的「經濟奇蹟」,卻忽略這些奇蹟其實是建構在忽視甚至破壞台灣「看不見的腳」的環境生態之上,因此,台灣更需有暮鼓晨鐘的「環境守門人」來替台灣的環境生態把關。本會連續四年,年年提出的「十大環境議題前瞻」,正是基於這個理念。
我們希望藉由前瞻議題的提出,能展現環保團體的觀察與關切,為相關政策爭取更多討論的時間與空間。而今年的首要之務,應是針對行政院組織改造中,關於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的部會調整,及國土計畫法與資訊公開法等重要法案持續著力。
2005年十大環境前瞻之面向,包括了環境政策、資訊公開、環評修法、國土復育、氣候變遷、狩獵議題、生態工法、河川保育、環保生活、生物安全等十大面向。期待透過前瞻的提出,使對環境友善的政策,如京都議定書的溫室氣體減量、資訊公開、環境影響評估法的修法、生態工法與垃圾強制分類等,能號召關心環境人士的力量,促使政策延續與落實,並發展應有的配套措施。而民間如結合公民行動與社區大學的河川保育運動,也是值得各界師法與關注。
此外,國土保育可能衍生原住民權益與高山產業衝擊,原住民狩獵與保育、護生團體之間的互動,以及環境資源部組織架構定型前的共識凝聚過程,均顯示互動與溝通討論之必要性,期待關心環境議題的人士能一起把握這個機會,打造永續的未來。
2004年聖誕假期期間,南亞大海嘯造成15萬人以上死亡、12個國家至少500萬人基本生存受影響;國內在2004年夏天也發生多起風災、水災與土石流,國土保育的聲音開始浮現,顯現人與自然的關係亟待改善。天災反映的是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也反映出自然界反撲的力量。以往強調「人定勝天」的觀念,然而此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才是人永續發展之道。或許個人棉薄之力無法改變環境的持續惡化,但如果不做一些改變,未來只會更壞,不會更好! 以下是2005年的十大環境議題前瞻:
今年民間團體必須積極運作的重要政策之法案應該有二大軸向:行政院組織改造中關於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的部會調整,以及國土計畫法/資訊公開法等重要法案的通過。在2005年上半年,民間團體務必要儘速針對這個議題形成討論空間,為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的機制打好基礎。另外台灣關於資訊公開及環境教育也相當缺乏,根本無法形強大民意後盾,為了扭轉劣勢,公民社會養成教育及資訊公開也必須成為2005年奮鬥的方向,而其立法也應成為各界須持續著力之處。
今年環境資訊公開的發展方向,不論「政府資訊公開法」是否通過,「行政資訊公開辦法」和「環境基本法」的規範下,都足以讓真正以環境為先,願意推動的單位能大顯身手了,但固步自封的機構仍然可以張著限制公開等大旗子來規避責任。反倒是是環保署三年計畫「資訊公開全民參與」中,「產業環境會計制度推動計畫」的子計畫更令人期待。透過建立產業環境會計制度及公告企業環境報告書,可以讓企業有機會提供其重視環境相關的措施及成效,以建立與民眾溝通的基礎。
環評法雖僅有短短32條,引起的爭議卻多如牛毛。綜而觀之,目前機制缺乏資訊公開、有效的民眾參與、以及救濟管道,致使受開發行為影響的民眾不知如何否決不當行政決策,也因缺乏救濟和後續監督的機制,才讓許多開發案的環評在黑箱作業中棄守專業立場。為避免環評淪為開發行為背書的橡皮圖章,改良環評委員遴選機制與權責、環評爭議處理機制引進與否、是否採行以預防、預警和篩選原則的政策環評等,是今後的重要追蹤方向。
自七二水災重創台灣山林後,政府終於正視向來棘手的土地開發及保育問題,因而行政院於2004年10月草擬「國土復育條例草案」,計畫發動退耕還林政策,進而引發保育、產業及原住民各方褒貶不一。草案中雖有遷居就業的補助,卻未有整體產業政策轉移目標,民眾亦無所適從。由於此一政策對山地民眾生存權關係重大,衝突將再所難免,預料必須經歷極長時間的溝通與磨合。
京都議定書即將於2005年2月16日生效,意味著「碳市場」已成為合法的現實;換言之,國與國之間將可正式交易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我國雖非締約國,現階段並無排放減量的壓力,但未來仍將可能被要求配合二氧化碳減量,故必須儘早準備。為因應未來排放二氧化碳或耗電較多的產業若無法符合減量標準,經濟部正著手研擬國內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制度,台灣將成為「碳市場」的一員,成為全球整體溫室氣體總量抑制的一環,對產業界的衝擊與其因應作為,值得觀察。
■ 狩獵議題 前瞻:保育、護生、政治與原運團體的多元對話契機
2004年12月林務局假丹大地區舉辦的狩獵試驗計畫經媒體報導引起護生團體的強力批評,繼之激起一波保育、護生、與原住民文化議題的一陣論戰。這波持續中的論戰與衝突,影響層面將不止於野生動物資源的經營管理,將直接衝擊新政府亟欲與原住民族建構的新伙伴關係,甚至還會刻印在台灣正逐步形塑的多元本土價值上,是保育團體、護生團體、政治社團與原運團體宜謹慎注意的議題。
■ 生態工法 前瞻:尋回老祖宗智慧 營造土木工程和自然生態接軌契機
72水災過後災情慘重,生態工法政策遂成了箭靶。然台灣採用生態工法尚在起步階段,觀念和技術還未臻成熟,許多土木工程人員和政府基層工程單位尚未深入理解其真諦,出現許多因草率、錯誤施作而導致失敗的案例,更有些單位為了爭取工程預算假借生態工法之名,卻進行破壞生態的工程施作。究其實,生態工法的重點在於心態的改變,今後工程界與生態界的互動溝通仍應多加強,否則土木工程和自然生態各自表述卻無交集的狀況,將繼續重演。
2002年環保署宣示河川整治年,2003年起並大幅調高河川污染整治的預算編列,然而2004年4月在全國社區大學年會,各地社區大學一張張怵目驚心的河川命謀殺案現場照片,更是在河川論壇中,催生了區域社區大學的「河川守護聯盟」,也讓環保署長與民間社大朋友於台南簽署河川宣言,這一連串的發展,讓我們對於長期因經濟發展而被嚴重污染的河川生機,看到一道曙光,這種公部門與民間聯手投入關懷我們的環境公共議題,確實是台灣持續邁向公民社會的重要指標。
2005年有多項環保新政策及措施實施上路,其中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首推十縣市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然各項配套措施仍有待再深化,例如由於公寓大樓集中收集垃圾比例日益增加,因此期待環保項目能像消防安檢一般,納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之中,回收分類工作能夠更為落實。然未來強制分類後,回收物量勢必大增,環保署應規劃相關的配套措施,擴充當前的廚餘回收處理場及堆肥場等各類回收處理場的處理能量;再者,實施垃圾強制分類的縣市是否會有民眾將未分類的垃圾帶至鄰近縣市丟棄,造成垃圾越境移動的困擾,尚待觀察。
入侵紅火蟻的出現跨部會的「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的成立,開啟了全國性的外來種生物防治措施,但請神容易送神難,觀諸美國和紐澳的慘痛經驗,只有魄力和決心是不夠的。除了加強民眾對外來種的認識和宣導,海關人員、防檢單位及學術研究等專業人員的培訓,以及檢疫流程或儀器的改進,以培養在第一時間攔截外來生物的敏感度、技術和能量,都是今後可以改進的方向。
最後,十大前瞻議題的產出,除了本會的理監事群與志工群以外,要特別感謝主婦聯盟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台大地理所劉彥蘭等人的參與及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