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4日
摘錄自11月23日中國時報彰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彰雲嘉校院聯盟研發成果發表會上,中央研究院名譽院長李遠哲暢談「能源環境與人類的未來」。他質疑,政府與其一年花百億鼓勵農民休耕,「何不拿這筆錢來種甘藷、甘蔗,研究如何轉化為酒精?」。他指出250年前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對能源的需求有如抽鴉片一樣,需要量越來越大。甚且脫離了對陽光的依賴,無論要煤、要石油、要天然氣,都拚命往下挖。地球資源有限,消化人類汙染的能力同樣有限。人類破壞自動臭氧層、溫室效應擴大,越開發的國家汙染越嚴重,偏偏未開發國家,一心追隨開發國家的腳步。
他說,全球科學家都在努力。利用奈米技術將太陽的光能轉換成電能後,再用電能將水分解出氫來,氫已是繼石油之後的無汙染新能源,21世紀更是氫能源的世紀。至於風力發電,李遠哲指出,發電機組向歐洲採購,一遇颱風即嚴重破壞,最近琉球即有如此事例。他說,台灣應該發展自己的風力發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