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治污設施 規範礦山企業 鄂渝兩地學習保康好經驗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建設治污設施 規範礦山企業 鄂渝兩地學習保康好經驗

2006年11月28日
摘錄自11月27日中國環境報湖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以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為主題的泛神農架地區生態保護圈環保局長聯誼會第2屆年會,近日在湖北省保康縣馬橋鎮召開。重慶市和湖北省宜昌、神農架等地的10多名環保局長齊聚保康,學習保康縣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經驗。

保康縣磷礦資源豐富,隨著礦產資源的大規模開採,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地質災害等問題日益突出,全縣水土流失面積高達150多平方公里。

為了遏制礦山無序開採和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2003年,保康縣開始了大規模的礦山秩序整頓,把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納入環保目標責任制管理,納入鄉鎮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實績考核範圍,推行「一票否決」制。同時還設立了礦山生態治理專項基金,建立和完善相關機制,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環保統一監管,林業、水務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幾年來,共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礦山環保基礎設施,有效解決了礦渣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各企業還在建設規範化的固體廢物處理設施的基礎上,大力開展礦區綠化,治理水土流失,使礦山生態恢復率達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