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底遙的柳丁夢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溪底遙的柳丁夢

2006年12月01日
文字:郭志榮(公共電視記者);攝影:陳志昌(公共電視記者)

永續家園的柳丁夢一元柳丁!當斗大的標題,在媒體上顯現,許多果農開始傷心,種植的辛勞,完全白費心血。台灣農業的產銷失衡問題,常常在生產過剩、銷價競爭下,重創農業經濟。

在中寮的溪底遙,一群人從921地震後投入社區重建,多年之後發現,重建工作的根本,還是在於農業經濟的問題,於是她們想走出一條不同的路,打造一個美麗的願景。

一條小小的農路,穿過果園,來到溪畔,一間小小工作站建在路旁,因為這樣的意象,讓工作站有個美麗的名稱――「溪底遙學習農園」。在這個小小工作站內,有著5位主要工作成員,她們各有不同的人生故事,但是卻因為相同的理念聚在一起,讓溪底遙成為一個夢想的起點。

馮小非翻著舊資料,裡面保留著她到中寮最原始的記憶。921地震發生後,她走入中寮,在這個面臨巨災的農村中,創辦中寮鄉親報,成為她奉獻心力的開始。一張張照片,記錄中寮災後的重建,讓外界能夠瞭解中寮的現況,同時也深厚著馮小非對中寮的情感。

2001年,在居民協助下,馮小非成立龍眼林社區學園,在教育與福利之外,嘗試在產業上,找出中寮的未來。龍眼乾是台灣的傳統食品,馮小非發現中寮農民,用著最古老方式燻製龍眼乾,於是她讓燻製季節成為中寮的特色,讓人們親近記憶中鄉土的風味。龍眼林社區學園,打開中寮一線生機,但是因為發展路線的差異,馮小非和許多進入災區重建的團隊一樣,面臨理念不合的問題,於是她離開,重新尋找新的契機。從農業中自立,一直是馮小非思考的出路,但是一位外地人,如何輕易改變傳統農村的習性,直到她遇上廖學堂,一位也想從產業中找尋生機的當地人。

廖學堂是中寮人,在921地震後,同樣加入重建工作,他從1991年開始,投入一條古老水圳的疏通工作,想透過水圳重建,進行社區再造,發展一條休閒的親水步道。水圳開通,引進中斷數十年的溪水,廖學堂有新的想法,想要朝有機農業發展,改變家族種植的柳丁園,提升水果價值,也讓人們親近無農藥的果園。但是,廖學堂的第一道難關,在於他父親的反對,根本不相信柳丁可以種有機。想種有機的廖學堂,遇上想推產業的馮小非,於是相互合作,在廖學堂家族的果園邊,搭起簡單的工作室,開始進行有機種植,以實際行動說服廖學堂的父親。

溪底遙學習農園工作站          通往溪底遙學習農園的農路          馮小非

以4年的時光轉型有機種植,2003年正式成立「溪底遙學習農園」,工作站陸續加入新血,廖國平是當地果農,前來學習有機技術,陳泰龍是朋友相挺,幫著管理有機果園,至於官欣儀是位理想青年,在一趟參觀行程後,就加入團隊,一起尋夢。

對於一座有機果園,不能使用除草劑,不能噴灑農藥,許多工作都必須以人力進行,包括耐心的從小小樹洞中,抓取躲在裡面的星天牛。為了保護果樹的根部,他們想出妙法,為一棵棵果樹穿上裙子,以防止蟲害的發生。果園內工作繁雜,依賴大量人工管理,人力成本不斷增加。另外,有機肥料的使用,更是加重生產成本的負擔。

耗費生產成本種植有機,除了無毒健康的果實,能賣到好價錢,更重要是實踐一種土地倫理,為後代子孫保留一塊無毒的環境,讓農地不會是噴灑農藥的毫無生機。不使用化學藥劑,有機種植就是會面臨疫病蟲害的侵襲,只要保護一定的產量,分一些給蟲吃,也善於自然和平相處,形成一個萬物共存的生態果園。

繁瑣的果園工作,讓有機種植的觀念,不是人人都能夠接受,中寮許多農民依舊使用傳統方式種植作物,對於有機種植,總覺得是費工耗本的傻事。說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溪底遙堅持有機種植,也是想在傳統農業區,扮演一個帶動角色,讓傳統的農民,願意學習有機種植。

將農園管理記錄填寫上網,利用網路特性,讓外界能夠清楚有機種植的過程,這是現代農業的一項特性,讓生產者與消費者能夠直接對話。有機果園正常運作,並且取得外界信任,溪底遙的成員們,也開始思考進行產品開發,他們覺得無毒的柳丁,應該可以研發成為果醋。

柳丁果醋的生產,讓溪底遙在生產水果外,跨進農產品加工的領域,提升產品價值,更重要的是用部分柳丁生產果醋,也分散大量生產後的競爭風險。網路訂購,加上便捷的貨運,讓現代農民不用再依賴傳統銷售體系,可以直接販售給消費者,節省許多金錢。

龍眼林社區學園          廖學堂          無農藥的柳丁園

創造利潤、節省成本,溪底遙不斷累積資金,他們不是以賺錢為首要目的,而是想運用賺到的錢,開辦一所校園,讓學習教育的理想,能夠在農村實現。

中寮溪底遙打造一個夢想,在這個偏遠的溪畔散發光茫,在災後的重建,他們用漫長的光陰,慢慢摸索一條自立的道路。

溪底遙燃起台灣農業的希望之火,但是大環境惡性競爭,常常成為沈重的打擊,在柳丁完熟上市前,一元柳丁的出現,突顯台灣農業的問題。台灣橙橘類品種繁多,一元柳丁的出現,除了是商業上的炒作外,也反映農民生產果種太過集中的問題。一窩蜂生產的問題,常常是農產品價格崩盤的原因,不同的產地,不同的果種,能夠進行產品區隔,不會造成惡性競爭,在一張50年前的水果產地介紹圖中,其實就已經保有這樣的觀念。

以有機生產,脫離傳統柳丁的削價競爭,但是在果肉品質差異不大下,溪底遙想讓大家知道,買下有機農產品,不只是買食品健康,更是幫助農民照顧土地。溪底遙的柳丁即將收成了!一顆顆黃澄澄的柳丁,收藏著多年的堅持與理想,當品嚐著有機柳丁的酸甜滋味,是否感受到溪底遙的深切期盼,一種永續家園的柳丁夢。

為一棵棵果樹穿上裙子,以防止蟲害的發生          利用網路特性,讓外界能夠清楚有機種植的過程          用部分柳丁生產果醋,也分散大量生產後的競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