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改良棉籽基因 使之能食用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美科學家改良棉籽基因 使之能食用

摘錄自12月22日美國之音華盛頓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美國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一種可以當作食物的棉花種子,使棉花種子有機會成為人類的一種新的食物來源。

全世界80多國家都種植棉花,在亞洲和非洲,棉花是2000多萬農戶的主要經濟作物。棉花每出產1公斤纖維,就會同時出產大約1點6公斤的棉籽。人們早就知道,棉籽中含有大量蛋白質,但因為棉籽中含有一種叫做「棉酚」的毒素,只有反芻動物才能安全地消化這種毒素。最近,美國科學家發表論文說,他們利用轉基因技術,成功地對棉籽進行了基因改良,在保留棉籽蛋白質的同時,大大降低了棉籽中所含的毒素。

按照全世界目前的棉花種植規模,每年大約產出棉籽4400萬噸,把經過基因改良的棉籽搾油之後,剩餘的粗粉還可以磨成精粉,或者以其他形式來食用。據專家估計,轉基因棉籽每年可以滿足5億人的蛋白質需求。

科學家並證實了這種無毒棉籽棉花的可遺傳性,且認為這種轉基因棉花適於大規模農業種植。不過,研究人員目前還不清楚,在繁殖多代以後,這種轉基因棉花是否還能維持基因穩定性。要證明這一點,還需要進行更廣泛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