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里龍山 一等三角點上的回顧與展望 | 環境資訊中心
走山的人

走過里龍山 一等三角點上的回顧與展望

2004年09月16日
作者、攝影:紫秋千

創隊首登

里龍山,這三個字之於我們登山隊而言,早已不是單純的中級郊山,他所代表的是一種回顧與展望,一種再次出發的階段分界點,一種對屏東山脈的特殊情感。當年我們剛創隊時,所走的第一座山,也是屏東的第一座山,就選定里龍山,而這次為第三季專欄文章,再次出發探訪,當年年幼無知的毛頭小子、裝備零零落落的初生之犢已不復見。

里龍山的一等三角點    陡峭的步道

我還記得那年前的春天,只穿著一雙運動涼鞋,在任何的裝備都不成氣候之下,只帶了瓶水,便率性的往山裡走去。這一路上是吃足了苦頭,還不時被路過的山友們抱以嘲諷的眼光與言語,那時才知,原來爬山並非想像中的簡單,只是不服輸的個性驅使著我往前邁進。

化恥辱為力量

最後在意志力的支撐下,硬是給它攻頂,跌破了在三角點上一群專業山友的眼鏡,那刻攻頂的喜悅與百感交集,也埋下了日後雪恥的伏筆,而一等三角點的壯觀視野,同時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一別數年,再次披掛上陣,這次一路走來感觸頗深,像是走在回憶的痕跡裡,曾經走到退腿,曾經一路陡上讓人氣喘連連,而如今在走遍高山百岳,遇過各種更加崎嶇陡峭的山路後,一切早已不成威脅,多了一種大風大浪的悠然。

瞭望屏東恆春半島的山脈     登山口的告示牌

里龍山,位於恆春半島的後端,自成一列山脈,並有南里龍、北里龍相擁護衛,「中級山裡的百岳」,我是這麼尊敬的形容它,那大山的氣勢與瞭望的視野,絕不輸給任何一座同等級高山。盛夏南台灣的艷陽高照,從屏鵝公路開始一路蔓延到墾丁,過楓港後抬頭印入眼簾的奇異山頭即為此山。

國家森林步道

登山口的龍峰寺古剎廟宇,陣陣梵音圍繞於山谷,林務局國家級步道的大名加身,增添專責機構維護的安全性,盤根錯節的天然原始闊葉林裡,蘊藏著冰河時期的珍貴稀有植物--台灣穗花杉。還有台灣獼猴、黃灰澤蟹、藍腹鷴、領角鴞、黃嘴角鴞……等動物的蹤影,其生態資源豐富的多樣化,難怪每在假日裡,來自全省各地的山友人潮,絡繹不絕。

往鞍部的路正值盛夏,群蝶亂舞好不耀眼,鳳蝶、單帶蛺蝶、三線蝶,還有一些叫不出名的彩色蝴蝶,像是小精靈成雙成對的追逐嬉戲著。山風的清涼,越過近乎乾枯的溪谷,我像似拜訪老朋友般喜悅,同樣的路比起當年走的時候,不論體能與速度,皆已非吳下阿蒙。熱心的山友,在休息區種下了大片的楓樹,盼望著數十年後能有那秋楓翩翩的美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美德公益,造福了後代的福氣。

瞭望墾丁地區    路上巧遇的蜥蜴擋路    不畏懼陌生人的三線蝶

同樣的地方,同樣是一路走來陪伴多座山頭的老戰友,我們在這用著甘甜的山泉沏了壺茶,訴說著昔日青春回憶,並充當嚮導告訴著首次來訪的山友們,關於里龍山的威名故事。

登百岳行前訓練地

短暫休息再次踏上攻頂之路,在這落差近400的陡峭山路上,走來有深邃的綠意陪伴,有蟬鳴鳥叫,就算再陡也只是增添我們的歷練。陽光的柔和,遠方的牡丹水庫卻因缺水乾沽,下方的恆春小鎮在山海交界特別顯眼,俯瞰台灣海峽、遠眺小琉球,只見往核三廠的超高壓電塔聳立於山谷間,有點突兀卻又如此熟悉,在經濟與生態之間如何取的一個平衡點?是無解,也是見仁見智。

中途鞍部的休息區    步道的中途一景

1026公尺的高度,常聽說最遠可以看到大武山,不過登山的氣候本就可遇不可求,回顧過往之後是新的展望,也許哪天我們會再來個南、北里龍大探勘。但願這支登山隊能更加的茁壯,更加的發光發熱,,在一等三角點上我是如此希望著,僅將這篇文章獻給多位常年陪伴,立下多場戰役的老戰友們。

山頂上的天然奇異岩石    輸送核三-大鵬線的高壓電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