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污染 東亞區域一體承受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對岸污染 東亞區域一體承受

2007年02月17日
作者:吳迪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山西燃煤發電廠 :: 發電廠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資料來源: Skoda Export)去年參加中研院舉辦的環境史研究第二次國際學術研討會,除了欣見有更多的學界領域從事環境相關的研究外,最大的收穫與震撼是聆聽「人為引起的台灣氣候變化」這篇論文的心得與感想。該篇論文簡述了臺灣幾十年來的一些氣候變化,就跟其他許許多多全球氣候變遷的文章一樣,很清楚顯現了人類行為在我們生活周遭造成的變化。研究人員們提及這幾年臺灣微雨發生率的下降越來越明顯,所以平原區,特別在冬天早上常出現的晨霧,逐漸不見了。

聽到這句話,讓在南部平原長大,離家十數載的筆者,心裡抽痛作響。原來,這幾年返鄉常看不到小時候騎單車上學常穿越的白茫茫,不僅是回家次數變少的關係,也受到汽車排氣的影響。更令筆者震驚的是,空污對區域氣候的影響居然係以東亞地區為機制單元。所以,在台灣生活的我們會受到大陸工商發展增加排放污染的影響,不會因為這些重污染的工業出走大陸而還我清淨的家園。

難怪,經濟部振振有詞捍衛國內的傳統工業廠商,在同一個泡泡裡,產業在大陸排放跟留在台灣的效果所差有限,不如將產業帶動經濟的價值鏈留在台灣貢獻國內的景氣與消費。也因此,在大陸已是全世界經濟發展火車頭的情勢下,台灣既已與大陸沿海,或甚至說東半壁,同位於一個共同污染圈裡。與其讓大陸或國際其他企業廠商投資設廠撈錢,不如我們也錢進共業,以期能在蒙受其害之際,能保有一絲物質上的回饋。唉!多麼令人感傷的環污事實。

從這一點,放眼世界對溫室氣體的控制,富有的工業化國家為了鼓勵企業界與自己參與國際的連線努力,創制了許多配額交換的機制,原來不全然是真的,反而可能是拖延、諉過,甚至有藉環保之名,賺環保財的狀況。

環污的機制與界線跟國家主權的政治界線不盡相同,倘要有效治理全球溫室氣體的惡化,跨界的思考不僅需要,更是勢在必行。尤其,如何因應相對貧窮國家地區急起直追的發展需求,降低相對富有國家進一步的貪婪,是大家共同的挑戰。

台灣,面對對岸拳頭與鈔票的壓力與吸引,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氣氛下,維持自主主權當然是首要的任務,但在經濟優先的框架裡,在東亞共污圈的環境下,難道我們就沒有任何可以大刀闊斧的空間?在研討會裡,研究人員在報告與回應提問的當時,不時流露對未來環境鉅變的悲觀與無奈;在媒體上,當全世界科學家早已不挑戰鉅變的是否發生,只是探問如何發生,影響的範圍與程度為何,全世界政壇終於逐步認知氣候變遷已近臨界的關鍵時刻。卑微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會不會,哪天我們再也感受不到細雨綿綿的基隆港,也無法再看見蘭陽平原的煙雨迷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