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9日
本報2016年11月29日台北訊,鄒敏惠整理報導
25日是國際不消費日(Buy Nothing Day),綠色和平針對時尚產業與紡織廢棄物公佈最新研究報告,強調過度消費將對環境造成嚴重衝擊,並呼籲民眾理性消費,開始減法生活。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羅可容表示:「快速時尚的崛起讓愛打扮的人有了更多便宜的選擇,但大量生產的低價衣物卻造成了嚴重的環境衝擊。買得少、買得好,才是精明消費者應有的態度。」
全球各地有許多民眾開始反思過度消費的意義,1992年加拿大藝術家Ted Dave發起了「不消費日」活動,在11月的最後一個週末,呼籲民眾放下物質的慾望,反思過度消費對於環境所帶來的衝擊。
在許多的購物促銷中,服飾向來名列最暢銷的產品,店家透過誘人的折扣,使得民眾在衝動之下過度消費。根據綠色和平德國辦公室的調查,成衣的銷售額從2002年的1兆美元,成長到2015年的1.8兆,並且預期在2025年將達到2.1兆。數據顯示,相較於15年前,每年每人平均購買的衣服增加了60%,但保留下來的衣服數量只有以前的一半。由此可見民眾消費越多,丟棄也越快。
分析民眾瘋狂購物的原因,除了優惠外,「紓壓」是常聽到的理由。但羅可容分析:「這樣的好心情來得快,去得也快。芝加哥大學2013年的研究即顯示人們很難靠購物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反而可能造成更深的沮喪和疏離感。」
羅可容說指出,「消費者可以盡量選擇質感好、生命周期較長的衣物,或購買二手衣、改造舊衣避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