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共享辦公室 西班牙建築團隊用2000盆植栽打造「第二個家」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不一樣的共享辦公室 西班牙建築團隊用2000盆植栽打造「第二個家」

2017年03月17日
本報2017年3月17日綜合外電報導,范震華翻譯;賴慧玲審校

結合時下當紅的共享辦公室,2012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上,以水耕溫室設計備受矚目的西班牙SelgasCano建築事務所,最近再度以驚人的創意,揉合進自然元素,打造出獨樹一幟的辦公空間。

有研究顯示,綠色植栽能幫助大腦「重新充飽電」。SelgasCano團隊因此採用親生命性(biophilia)設計,在可容納250人的開放式辦公空間,擺滿近2000盆大小植栽,不僅具有視覺遮蔽的效果,還能有效隔音。

 

SECOND HOME(@secondhome_io)分享的貼文 張貼

在「第二個家」里斯本基地,大小植栽擺放在長桌上,不僅做為隔間,也為了讓在此工作的人與自然連結。(圖片引自secondhome_io@Instagram
 

這間辦公室是由「第二個家」(Second Home)委託設計,第二個家是一個專為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提供服務的新創公司,鼓勵人們尋回與自然的連結。

不只美觀 綠意也幫大腦「充電」

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第二個家」基地約1115平方公尺,「種」滿至少2000盆、100種不同的花草樹木,包括空氣鳳梨、蔓綠絨、龜背芋等,並委託當地園藝師團隊定期照護。

設計與商業媒體Co.Design專文指出,像這樣將空間佈滿綠意好處不少[1]——在缺乏個人隱私、互相干擾的開放場域裡(例如開放性的辦公室),植栽不僅能夠隔音,也幫助視覺遮蔽,而且看起來「美呆了」。

 

SECOND HOME(@secondhome_io)分享的貼文 張貼

在里斯本基地,「第二個家」使用大長桌子,再擺放種類、大小不一的植栽,營造出不同角落風景。(圖片引自secondhome_io@Instagram
 

近年不少研究致力探索人腦對大自然的反應,部分結果顯示,綠色植栽能幫助大腦「重新充飽電」、刺激認知(cognition)或改善工作生產力。根據Co.Design專文,雖然研究內容不同,或可回應環境心理學家卡普蘭夫婦(Rachel and Stephen Kaplan)在1989年提出的「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論述。

注意力恢復理論認為,處理需要專注力的工作時,大腦會消耗非常多能量,而這種心智上的疲勞只能靠放空注意力來消除;睡眠是其中一種放鬆方法,但將注意力轉移到「可分心」、對大腦來說負擔較低的活動上,也能讓專注力煥然一新,而大自然就提供了這種吸引人又能讓人恢復精力的消遣。

這裡的一切都受大自然啟發

SelgasCano建築事務所是由荷西.西勒戈斯(José Selgas)和露西亞.坎諾(Lucía Cano)創立。這對建築師夫妻檔以善用植物聞名,著名作品包括位於西班牙馬德里近郊的 SelgasCano 事務所,看來就像個隱藏在森林裡的透明半穴居。

SelgasCano建築事務所對自然元素的關注,除了顯現在室內植栽設計,也包括建築本身。「第二個家」里斯本基地位在當地傳統食品市場Mercado Da Ribeira的二樓,SelgasCano團隊整建這個在1892年竣工的建築時,保留了部分原有柱子、鐵窗,將之重新上色,打造出明亮的視覺效果。

他們以傳統葡式溫室結構為發想,將原本的露天市場打造成能讓自然風流動、以輻射加熱和冷卻系統取代空調的建築,SelgasCano建築事務所宣稱,這件作品已躋身歐洲最綠的建築之列。

「第二個家」共同創始人洛汗.席爾瓦(Rohan Silva)說:「『第二個家』的一切,都受到自然和生命的啟發,或者是因為嚮往自然而打造。這棟建築裡沒有一條直線,因為直線不存在於自然界中。同樣地,這裡的每張椅子和每座桌燈都不一樣,反映出自然界裡不規則的錯綜複雜,就如同每片葉子、雪花的型貌都會獨一無二。」

「『第二個家』相信,這些設計能讓這個空間裡的工作者更快樂、更有創造力。」

SelgasCano 建築事務所也曾操刀「第二個家」位於倫敦斯皮塔佛德(Spitalfields)的基地,同樣在那裡布置大量植栽。席爾瓦表示:「2014年11月開幕以來,哈佛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是第一位到『第二個家』倫敦基地演講的學者。」

「威爾森認為人是自然中共同演化的一份子,這是為什麼自然環境能有益我們的健康和福祉。如果你健康又快樂,當然有更好、更多的創意產出,這就是『第二個家』的中心思想。」

註1:此句原文為There's a good reason for the extensive greenery,「extensive greenery」也可指稱粗放型的綠化施作方法。

作者

賴慧玲

環境圈的雜食動物,練習當好一名研究者、記者和翻譯。

范震華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畢業,持續以文字力量參與環境保育議題。文稿與照片曾發表於國家公園季刊、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路版、破報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