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也能發電 海大8月下海測試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海浪也能發電 海大8月下海測試

2017年03月16日
摘錄自2017年3月16日自由時報基隆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基隆國立海洋大學協助開發海浪發電裝置,15日與業者簽訂效能提升及技術移轉合約,共同推動綠能發電,業者保守估計,波浪發電的單位面積效能是太陽能或風力發電數倍以上,一台機組可提供約1000戶家庭一天的發電量,預計8月進行實測。

海大校長張清風指出,目前各國海浪發電技術無法大量推廣的原因,主要為採用成本高且效能低的單機作業、單機發電,加上發電裝置通常架設在深海,或採離岸式設置,無法固定、容易鏽蝕、易故障,另外,傳輸電力的纜線從海底拉到岸邊,面臨電力耗損、易遭受破壞等問題。

簽約業者哈哈世代科技總裁廖人立表示,哈哈世代研發的「新型式海浪發電裝置」,可將波浪上下高低起伏的能量集中到傳動軸、飛輪,進而推動發電機發電,過程中不需耗費燃料,已在南投完成原型機測試,盼透過此次合作,改進現有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