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觀察蝸牛,常只注意到牠們美麗的外殼或轉動的觸角,而對於軟體的認識,可能多來自於餐桌上那盤黑黑的「炒螺肉」吧!其實蝸牛的膚色並不一定那麼黝黑,而是像人一樣有不同的膚色,從半透明的白色、黃褐色、褐色、深褐色,甚至黑褐色都有。有些蝸牛的皮膚上還有點點的斑紋或是雲狀的花紋,十分美麗。而蝸牛的皮膚如果呈半透明的顏色,常可以觀察到體內的構造,如縮進去的眼睛、神經,甚至是正在刮食的「齒舌」。
蝸牛的膚色跟種類有點相關,常是同種的蝸牛有相同的膚色。但是同類群的蝸牛,膚色不一定相同,如煙管蝸牛科與扁蝸牛科,雖是同科的蝸牛,但膚色從深至淺都有,沒有一定。或許蝸牛的膚色跟棲息環境或食性有所相關,但這仍需要科學的研究才能驗證。
蝸牛的皮膚,不像哺乳動物般,具有鎖水的角質層。先不用羨慕蝸牛免「去角質」,因為缺少了角質層,體內的水分容易透過皮膚蒸散出來,一旦失水過多,蝸牛可是容易「失水身亡」。所以蝸牛為了降低水分的散失,當軟體伸出殼外時,會在皮膚上覆蓋一層黏液潤溼。而濃稠的黏液因為密度較大,也較不易蒸散,並多少可以減緩體內水份的散失,所以當我們看見活動的蝸牛時,蝸牛總是「水水亮亮,閃閃動人」。也因為缺少鎖水的角質層,為了避免水分過度散失,蝸牛們也總在下雨天過後或是午夜溼度較大的時候出來活動。
有些蝸牛的皮膚,並不像一般蝸牛的皮膚那麼平滑,而是有許多疣狀的突起。這些疣狀的突起常整齊排列在軟體上,像是絨布般美麗,例如斯文豪氏大蝸牛,從頭部前端到足部末端的皮膚,密佈著整齊的疣突,爬行時就像擺動絨布裙般優雅,有時還會有深淺的波動出現。理論上,疣狀的突起增加了皮膚的面積,讓水分更有機會蒸散出體外,但蝸牛皮膚上疣突間的縫隙,卻可以包含更多的黏液與水份,並增加黏液的厚度,降低體內水分的蒸散。或許這說明了為什麼越大型的蝸牛疣突越明顯,因為表面積較大的牠們,需要更多的機制來保持體內的水分。
※蝸牛家族小檔案:
橡實蝸牛Coniglobus sphaeroconus (Pfeiffer, 1865)
「橡實蝸牛」在蝸牛家族屬於「南亞蝸牛科」,這個家族不但體型較大容易觀察,更有絢麗多變的外型。牠們鮮豔動人的殼色與複雜的斑紋,也是臺灣蝸牛家族中最亮麗的一群。
橡實蝸牛具有圓錐形的外殼,殼色以「栗子色」為基調,並具有膜狀半透明褐色的殼皮,各螺層縫合線處具有一纖細、褐紅色的橫帶圍繞。軟體呈褐色,頸部兩側具有許多黑色斑點,觸角顏色較深。
•殼的細部形態 殼形:細長紡錘形
|
|
※本文節選自遠流出版之《蝸牛不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