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天日本九州豪雨造成災情,媒體報導「50萬人」被迫疏散,這個數字是如何得來的呢?
其實,嚴格說來,這個數字其實是已發布「避難指示」及「避難勸告」區域內的居民人數。
而「避難指示」及「避難勸告」係由各都道府縣所發布,由於各地區之地域防災計畫中,均已事前統計居民戶數及人數,因此只要確認發布範圍,系統即可自動統計總人數。
日本消防廳的「災害情報詳報」(如2017/7/6 09:30第8報)中,即會統計全國總人數,如下表:
但是注意的是,這個數字不並是實際已疏散的人數,以這次災情嚴重的福岡縣為例,依據福岡縣災害應變中心的2017/7/6 09:00 第5報的資料,「避難指示(緊急)」近40萬人中,實際避難人數為1227人,亦即大約僅有 0.3%。
這並非例外,而是真實狀況。
畢竟,類似風水災的災區範圍,許多淹水地區可採垂直避難方式;即便是土砂災害潛勢區,在緊急狀況,目前日本的防災教材上,還是容許以遠離山壁側方式的垂直避難,或就近於鄰近高樓層的RC建物避難,未必要到指定的避難處所。
由另一個角度來看,要求要100%的實際疏散比例,在風雨交加的當下,實務上並不可行,移動過程中亦可能造成更大的風險;更別提要收容50萬人那需要多大的動員與後勤能力了!
不是疏散不重要,而是建立民眾自主防災能力更重要。
寫到這,必須要強調的是——「不是疏散不重要,而是建立民眾自主防災能力更重要。」
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是提供完整的防災預警資訊,讓民眾能提早掌握環境可能的變化,並依自身的條件適時的決定最佳的防災作為;同時政府應作好事前的整備工作,讓願意主動疏散及有需要被安置的民眾,都能得到足夠的支援。
另外,政府在時間、人力及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處置的重點應該放在協助防災弱勢族群及區域的事前掌握與主動協助,例如老人安養院等。
「自助、互助、公助=7:2:1」
面對日益複雜的災害型態,再縝密的防災計畫也不可能因應所有狀況,而民眾也必須認知在防災工作上,自助永遠是最重要的自救條件。如何建立民眾自身的自主防災能力,不僅是政府的重要工作,更是每一個公民不可廻避的責任。
※本文轉載自土石流防災—陳振宇的公職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