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了口剛榨好的甘蔗汁,Timberland會員志工滿足大呼:「太讚了!」這是Timberland會員志工在南澳的兩天一夜生態工作假期。已經是第二天近午了,志工們剛從甘蔗園中工作完畢,顧不得手上還戴著手套工作褲上沾著草屑,就捏起一杯杯甘蔗汁,一飲而盡。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下稱環資)在上周五、六(11/3、11/4),帶著Timberland會員志工來到雲霧繚繞的宜蘭南澳,舉辦兩天一夜的生態工作假期,活動內容除了農事體驗,也帶領志工深入在地,傾聽南澳的人文故事。
兩天的農事體驗由南澳阿聰自然田的主人黃仕聰與莊少玲,帶領志工進行。第一天迎接志工的,是整園豔紅欲滴的洛神花,由少玲指導志工依照大小、成熟度揀選出來的洛神,顆顆剔透飽滿,由枝條上剪下後直接送上工作桌糖漬成蜜餞,保留食材的絕佳風味。


第二天上午,志工則到主人阿聰的甘蔗田中採收甘蔗、榨成甘蔗汁。只見志工分成四組,一組負責除草,一組負責挑選成熟的甘蔗砍下,一組負責剝除多餘的甘蔗葉,並將甘蔗分段方便運送,同時留下最末端的一截,作為再次扦插的材料;最後一組則負責將大家辛苦的成果榨成汁。志工黃聖育非常期待,前一天就頻頻詢問本次是否有甘蔗汁體驗,他生動地分享自己前年在這裡喝到的甘蔗汁風味獨特,讓人魂牽夢縈。黃仕聰的自然田遵行秀明自然農法,他說明這裡的甘蔗不使用農藥、化肥,又因為南澳的日照較不充足,甘蔗長得慢,比起南部的甘蔗個頭小得多,但也因為這樣,他的甘蔗根根結實甜度很高,除了榨汁,經過長時間熬煮還可以製成黑糖蜜,作工繁複但風味一絕。


南澳面海,三面則有群山環繞,是個步調緩慢的絕美小鎮,以單車的步調探尋最適合不過。環資本次特別安排整趟行程以單車代步,要用最舒緩的節奏深入在地。雖然天公不作美,最後無法騎完全程,仍然不減在地社區與泰雅部落的人文魅力。
這一次,志工分別拜訪了朝陽社區與金岳部落。朝陽社區是臨海的客家聚落,因舊時的樟腦、礦業繁榮一時,目前居民則以農作、漁撈為主要生計。一行人騎著單車背山面海直入社區,這裡仍留有清代與日治時期開墾的紀錄,緊密挨身的矮房子保留舊日繁華的痕跡,而今卻顯出一派悠然的氛圍。回望山間的山嵐和煙嵐渺渺的田野,雨霧中的南澳展開在志工眼前,揭示了晴天之外這裡迷人的另一面。靠山的這一側則是泰雅族人徜徉的天地,金岳部落是南澳眾多的泰雅部落之一,志工在正午到訪,部落以豐盛的風味餐迎接志工,志工在此製作泰雅傳統香蕉飯,體驗泰雅女子為了上山打獵的男性準備餐點的溫情。這裡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泰雅少女「莎韻」的故事,在導覽員Uma的歌聲裡傳頌,志工們聽得入迷,也被聞聲而來的泰雅孩子的熱情感染,笑聲與歌聲一起在部落裡唱和。


本次活動是Timberland會員第一次在南澳舉辦兩天一夜的生態工作假期,總籌陳孟薇表示,2015年環資就曾帶著志工來到南澳進行單日的農事體驗,然而,南澳除了豐美的水土,這裡的泰雅部落與臨海客家聚落多元文化的交織,成就了這裡更豐富的人文風景,本次活動除了同樣安排志工認識友善農作,更希望志工慢下腳步,深入社區與部落,從不同的面向看見南澳的美。黃聖育說自己第一次參加Timberland會員工作假期就是在前年搭遊覽車來到南澳,這次的單車體驗更能夠展現南澳的種種風情。志工劉益志分享,南澳被崇山峻嶺環繞,雖然活動遇上下雨,但是煙嵐讓山多了份縹緲的美感,他反而珍惜這樣欣賞南澳的機會。還有許多志工紛紛分享自己第一次有這類的農事體驗,意猶未盡,期待下次再來。
志工龔呈湄在分享會上回憶,第一天的天色開始暗下來時下了場不小的雨,一行人正要騎車從漁港回到鎮上,雨霧中,小小的朝陽社區和田野都隱沒到山的陰影裡了,在昏黃的街燈下,看著大家一路頂著雨在田野中努力騎行,讓她深深珍惜這樣的團隊時光。也許,這樣一起努力前進的感覺,也是志工們願意一次又一次聚在一起,為環境付出的原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