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川會上千億美元能源合約 象徵鞏固化石燃料的負面訊號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習川會上千億美元能源合約 象徵鞏固化石燃料的負面訊號

2017年11月16日
作者:Lili Pike(中外對話氣候問題專員);翻譯:奇芳

從蒙大拿牛肉到波音飛機,中美兩國於11月9日在川普的首次中國國事訪問期間旋風般簽署了大量經貿協議。

一方面,中美兩國在朝鮮半島和貿易問題上的緊張關係還在持續;另一方面,天然氣已成為關乎兩國共同利益的一個領域。此次中美簽署的能源協議金額高達1400億美元,佔美商貿代表團此次簽署協議總金額的一半,其中大部分來自於中國購買美國的液化天然氣(LNG)。

但是,正當中國參加波昂聯合國氣候談判之時,這些交易不禁讓人產生疑問:中國如此大力擴展天然氣消費,還能夠兌現其氣候承諾嗎?

過去十年,中國的天然氣需求翻了兩倍以上。由於國內易於開採的天然氣資源有限,近年來中國一直在關注儲量豐富的美國頁岩氣。2016年,中國約35%的天然氣需求靠進口來滿足,主要來源國是卡達和澳洲,但美國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

在川普的北京之行期間,雙方至少簽署了五個能源協議,其中包括Cheniere Energy公司首份與中國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長期協議;一項促進阿拉斯加天然氣生產的計劃;Delfin Midstream公司對中出口液化天然氣的協議;中國開發西維吉尼亞頁岩氣的投資協議;以及美國在中國建造煤炭合成氣生產設施的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偕同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出訪北京與習近平主席和彭麗媛會晤。圖片來源:ShealahCraighead / The White House

美國總統川普偕同第一夫人梅蘭妮亞出訪北京與習近平主席和彭麗媛會晤。圖片來源:ShealahCraighead / The White House

比煤炭更乾淨的燃料

國際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2016》指出,預計到2040年,液化天然氣貿易量將翻倍,主要是受美國對中出口的推動。

保爾森基金會(Paulson Institute)的研究顧問Anders Hove說,天然氣「價格太低,液化天然氣市場供過於求,但我認為這一情況很快就會改觀。如果中國大力推進華北地區的供暖和工業燃料煤改氣轉型的話,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將會再創新高。」

中國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號召用天然氣和再生能源替代煤炭。根據該規劃,2020年天然氣在中國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將從2015年的5.9%增長到10%。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遠,中國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中則提出到2030年要將天然氣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提升到15%。

2015年,煤炭在中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例下降了2個百分點 ,降到62%,減少的份量被再生能源和天然氣所代替。能源基金會(美國)北京辦事處的衛梵斯和鄒驥評論說:「美國出口液化天然氣到中國將加速煤改氣的步伐,將有助於中國改善空氣品質和邁向低碳轉型。」

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和其他機構2016年的研究模型表示,一直到2050年,天然氣都將是中國能源轉型的一大動力。只要按照當前政策走下去,並且利用高成本效益的技術,中國的排放將在2025年達到峰值,之後便會逐漸下降。天然氣的需求儘管會在2045年達到峰值,但到2050年仍將在中國的能源體系中發揮強而有力的作用。

中國降低能源需求後,將可以大幅降低一次能源中的化石燃料佔比。淺藍:一次電力、深藍:石油、灰色:天然氣、淺紅:煤炭轉化能源、深紅:煤炭直接利用。來源:《重塑能源:中國(2016)》 
中國降低能源需求後,將可以大幅降低一次能源中的化石燃料佔比。淺藍:一次電力、深藍:石油、灰色:天然氣、淺紅:煤炭轉化能源、深紅:煤炭直接利用。來源:《重塑能源:中國(2016)》 

協議簽署的長期意義:氣候是否變輸家?

有些專家認為,天然氣是中國應該避免踏入的一個「死胡同」。儘管相比煤炭,天然氣帶來的害處要小,但燃燒仍會排放溫室氣體,並且推廣使用天然氣也必須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壽命期長的基礎設施。各國已經承諾到本世紀末實現碳中和,因此繼續使用天然氣需要對排放出的碳進行捕獲與封存

中美達成的最新能源協議的確會減少中國的二氧化碳和本地空氣污染,但同時也要求美國擴大出口能力來增加對中國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這會使美國被套牢在更多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中。

美國投資建設煤制天然氣工廠也令人關切。中國正在推動利用其深層煤炭儲量生產合成氣,但這是一個高能源密集的過程。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中國氣候與能源政策主任林明徹認為,這些能源協議的屬性和簽署的時機發出了錯誤的信號。他說:「鑒於聯合國氣候大會目前正在波昂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是落實《巴黎協定》和盡快推進向低碳能源轉型,所以中美的能源協議令人失望。」

「川普及其政府也應該像中國一樣,充分認識到作為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科技領跑者所帶來的巨大商機。」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中美天然氣「管道外交」的氣候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