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澳洲東南部的維多利亞州,有座營運超過40年的Hazelwood火力發電廠,是全澳效率最差、排碳量最多的電廠,屢遭環保團體點名批評。2016年底,法籍資方宣布要在2017年3月關閉Hazelwood,全廠750位員工有250位可留任至2023年,其餘500位則須走裁員補償方案。
消息發佈後,儘管州政府提出了財務補助與職訓方案,但如此大量的解雇案,不僅使當地Latrobe社區頓失經濟支柱,後續帶來的社會衝擊也引發關注。
能源轉型過程,須兼顧勞工和社區
Hazelwood的故事並非單一事件,過去幾年,因既有煤炭電廠老化、國際減碳呼聲、加上天然氣與再生能源瓜分市場,澳洲許多能源大廠接連關閉多座煤炭電廠。先是2015年中維多利亞州的Anglesea電廠,關廠後影響80多名勞工,再來有2016年5月的南澳Port Augusta電廠,亦造成185人失業,西南威爾斯洲的Liddell電廠也放出2022年歇業的消息。
針對這波關廠潮,澳洲總工會於2016年11月發表政策說帖《燃煤發電部門勞工與社區的公正過渡》 (A Just Transition for coal-fired electricity sector workers and communities),呼籲政府重視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勞工權益,成立專責機構 Energy Transition Australia(ETA),負責管理澳洲邁向潔淨能源經濟的轉型過程,並提出勞工過渡因應計畫。
「Just Transition」一詞譯為「公正過渡」或「公正轉型」,由國際勞工組織與世界工會聯合會倡議多年,指世界轉向低碳經濟的過程中,無可避免造成產業結構改變,導致舊有的高汙染、高耗能產業勞工面臨衝擊。2015年底問世的《巴黎協定》也在序文提及:「根據國家制定的發展優先事項,實現勞動力公正轉型,及創造體面工作和高品質就業崗位﹍」(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mperatives of a just transition of the workforce and the creation of decent work and quality jobs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ly defined development priorities,…)
地方找活路,籌資金、轉介員工
在工會發表說帖的前一個月,澳洲參議院就召開了聽證會(Senate Inquiry),探討電力產業轉型產生的解雇問題與其對策。國會也在隔年3月發表報告、提出建議,如建議政府成立具公權力的機構協調能源部門轉型,不幸的是,這份報告的最末端,各政黨卻提出不同的意見書,等於未達共識。
所幸,維多利亞州政府願扛起責任,與社區和另外兩家能源公司討論過後,端出了一份勞工轉職計畫(Worker Transfer Scheme),是澳洲第一次對火力電廠大量解雇提出對策。由州政府挹注2,000萬澳幣(約4.6億台幣),幫助150位Hazelwood前員工留在電力產業,並保障兩年工作期,且上下游供應商也可申請職訓和職業能力評估,政府另規劃一個Latrobe Valley工業區經濟復興方案。
目前第一波25名員工已轉職到鄰近的Loy Yang電廠,該廠資方澳洲能源公司(AGL)利用政府補助讓部分員工提早退休,以讓出職位給Hazelwood前員工。跟據一份對200多名前Hazelwood員工的調查,發現超過55%已找到工作,但要注意的是,州政府新聞稿並未提及上述新職位的品質及薪資水平。
台灣推改革,及早準備公正過渡
國際間談到能源轉型的就業問題,往往只讚揚再生能源帶動的新職缺與綠色就業 (Green Job),鮮少思考既有電廠轉型與礦場關閉對弱勢勞工的衝擊,許多政治人物更便宜行事,妄想讓這些失業者直接轉至綠能產業。
但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發現,過去紡織業勢微時,僅有1/3勞工在裁員後找到全職工作,另外1/3須屈就較低品質的工作(如低薪、低職位、兼職與臨時工),剩下1/3從此被逐出勞動市場。更麻煩的是,紡織業多數員工為婦女族群,電廠從業者卻多為青壯年男性,對所屬家庭及社會衝擊更大。因此不少企業與政治人物常以勞工生計為由,抗拒或拖延高污染能源退場時間。至今連被譽為綠能標竿的德國,也還無法擺脫褐煤發電,這就是為何能源轉型過程須特別關注勞工權益與公正過渡。
儘管Just Transition在國內尚未引起討論,但未來政府將大幅提高再生能源比重,加上核電廠陸續除役,勢必對電力產業產生結構性的影響。稍可慶幸的是,台灣目前已經沒有礦廠,多數電廠也屬特定國營企業(台電),不過當年中油五輕和台化彰化廠的汽電共生機組關閉時,母公司雖已事先安排轉職,也曾發生過員工希望延緩關廠、與社區居民對立等衝突。對此,最好還是由政府出面擔任評估者,活用政策工具與職訓資源,以化解往後可能發生的社會衝擊與反對力量。
※本文與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