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雞糞作肥料致污染,新型雞糞粒肥可望提供解方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生雞糞作肥料致污染,新型雞糞粒肥可望提供解方

2018年03月20日
轉載自農傳媒;文:林宜潔;圖片提供:農業試驗所
生雞糞肥料施作過程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引來蠅蟲,但比起發酵後的熟雞糞每公斤平均要價12.5元,生雞糞只要1到3元,肥度甚至更高,因此難以禁絕。前年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研發出新型雞糞肥,混合其他材料改成顆粒狀,經一年實驗,不僅肥力和生雞糞相近,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每公斤只比生雞糞多出2元,目前正和廠商洽談量產,可望成為農民與環境雙贏的好夥伴。

生雞糞成本低肥度高,易致環境污染;熟雞糞貴又不肥,農民不愛

圖2_辦理雞糞粒肥田間施用技術在原鄉之推廣。圖片來源:農傳媒。
辦理雞糞粒肥田間施用技術在原鄉之推廣。

「生雞糞最主要會造成環境衛生與重金屬鋅的問題,鋅會累積在土壤。」農試所助理研究員張瑞明表示,生雞糞肥份的確高,但長期使用生雞糞,將導致土壤累積過量的鋅,污染土質。另外,使用生雞糞也會有污染水源、滋生蠅蟲與臭味、蟲卵等環境問題。農民在施灑生雞糞時,容易吸入生雞糞的粉塵,對健康造成威脅。

張瑞明指出,熟雞糞是生雞糞經過堆肥、發酵處理的產物。雖然能解決蟲卵、降低重金屬含量問題,然熟雞糞的處理過程大約要50天,也需要極大的空間來堆放。「以台灣目前現有的堆肥場而言,大概也沒辦法全部吃下來。」張瑞明說明,熟雞糞處理需要大量空間跟人力,成本高以外,最重要的是堆肥過程中會造成生雞糞裡的氮肥流失,施肥效果下降,終端售價約為每包20公斤250塊,比起生雞糞1公斤多在1-3塊之間。「農民不會買這麼多錢又比較沒效果的東西。」

經一年試驗,新型雞糞粒肥肥效好,污染降低

農試所指出,新型雞糞粒肥的主要製程為粉碎雞糞後混合材料以調整水分與其它成份,送進造粒機器,就能等待冷卻包裝。因為過程經過物理壓縮,體積會減少3到5成,適合長途運輸與儲存。製作過程的高溫也能殺死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及線蟲,是安全農業資材,也會在透過調整成分稀釋重金屬的殘留問題。

最重要的是,雞糞粒肥密度較生雞糞高,養分不流失,能夠提供很好的肥效。張瑞明指出,因為高山常下雨,生雞糞直接灑在上面,很容易就被雨水沖掉,新型雞糞粒肥會有附著度,會慢慢溶解釋放肥分,不只適合旱田追肥使用,也適合水田的基肥使用。

去年農試所開始與南投縣仁愛鄉蔬菜產銷班合作進行新型雞糞粒肥試驗。瑞岩部落蔬菜產銷班班長高成仁說明,「肥力與生雞糞效果差不多,而且環境衛生整個都改善很多。」使用農民表示,新型雞糞粒肥能緩慢釋放養分,不容易因雨水沖刷而流失。

農試所表示,高冷蔬菜主要供應地如南投仁愛、信義地區的甘藍、菠菜、金針菜、番茄、甜椒及四季豆使用生雞糞的狀況普遍,未來希望繼續加強推廣,改善部落衛生與耕作觀念。

期望盡快量產,擴大服務農民

張瑞明指出,農試所目前的機器1小時約能做出400公斤,產能有限,且不能販售。目前在田間試驗下來效果不錯,希望能趕緊量產。張瑞明補充,目前已與國內大廠福壽企業進行洽談,也歡迎有興趣的廠商共同合作,讓更多農民受惠。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農傳媒》,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