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老屋或歷史建築,經常面臨拆除危機,引發文資保護人士全力搶救,保留之後,卻又面臨修復與再利用的問題。今天我們透過不同案例,看看怎樣的老屋再生術,才能讓老建築延續生命,再現風華…
在彰化,1924年興建的吳蘅秋石油會社代理店(振豐源商行),白色的二樓建築,顯出老屋氣度。屋主後代想要拆除,文化團體進行搶救,被指定為暫定古蹟,進入彰化縣文資審議委員會。屋主後代指出,文化團體根本弄錯老屋歷史。搶救團體則認為,老屋見證一個城市的歷史,有其保存價值。最後文資審議委員會決議指定保存。屋主後代不服決議,認為強行保留下來,只是讓街角多一棟危樓,決定進行訴願。
台南麻豆建於1938年的電姬戲院,建築有著華麗立面,曾是地方娛樂中心。30年前影業沒落後,戲院關門留下日漸殘破的建築,孤立街頭。文化人士為了保留美麗老戲院,提出文資審查申請,台南市府舉辦現勘,討論保存價值。打開封鎖大門,吸引許多文資愛好者前來,一睹戲院風采。走入內部,從半塌的木造建築空間和充滿灰塵的寬廣舞台,可以感受過去的風光歲月。
戲院產權分屬多位後代屋主,部分屋主考慮拆除,部分有意保留。想保留的屋主,擔心一旦被指定,很多用途都將被限制。最後電姬戲院被列為古蹟,但是修復與再利用工作,將是另一項考驗。
彰化王長發商號,曾是地方知名米商,建築興建於1915年,特殊建築立面,引人注目,屋主王能宏說明,房子建於民國四年,當時是以閩式建築建造,民國13年到15年期間,中正路拓寬,前面在改建的時候,就改成巴洛克磚造的房子。
老屋有著同一立面,內部卻隔成三棟樓房,屋內可以看見傳統閩式建築風格,大木結構屋身,讓老屋成為防震建築。老屋修復一棟,恢復光采,成為老屋未受文資指定,屋主願意自行保護的案例。
修復後的老屋空間,結合在地大學,讓學生進入創作,為老屋添上藝術氣息,彰化師範大學陳一凡教授說明,製作前來場勘了好幾次,王董事長不厭其煩跟學生講故事,作品基本上都是從他的故事裡發想。例如充滿海浪意象的大廳,就代表遠渡重洋,有著高掛的紙飛機,寫下滿滿祝福。
梁世賢是王能宏的女婿,接手經營老屋,他說明,與彰師大美術系合作的老屋故事專題展覽,就是想把它的故事,傳遞給在地或來看展覽的人知道。為了維護持續修繕,梁世賢利用店面經營生意,結合地方農產,創造老屋經濟,也幫助農民。
王長發商號其實面臨過拆屋賣地爭議,王能宏只有少部分產權,後來他回鄉買下左側邊間樓房進行修繕,計畫繼續溝通,讓整棟老屋都能保存下來。
從拆屋搶救,到修復經營,台灣老屋面臨不同遭遇,也有不同故事。一群搶救與經營老屋人士,用著最大努力,守護老屋,為台灣留下文化歷史。
本文轉載自:【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留下來的古蹟專題報導】
04/09(一) 22:00首播
04/14(六) 11:00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