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
英國媒體報導在中國限收洋垃圾之後,歐洲廢棄物轉向東南亞國家,其中英國廢塑膠出口至台灣年增10倍。環保署日前也表示的確掌握,今年第一季從世界各國進口的廢塑膠約有12.89萬公噸,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57倍。
23日環保署再補充說明,第一季從英國進口台灣的廢塑膠,從去年同期的0.60萬公噸,增加為1.47萬公噸,成長達2.46倍,並不是10倍。且進口來台的廢塑膠是廠商「付費購買」的「產業用料」,而非等待處理的廢棄物,主要做為再生塑膠粒料,如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製作成機能性紡織品,以聚乙烯(PE)製作成塑膠棧板、垃圾桶或塑膠瓶罐等。
但也有民眾質疑,國內許多回收後的塑膠仍舊進入焚化廠,環保署也逐步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那麼讓更多國外的廢塑膠進口,豈不自相矛盾?
環保署廢管處處長賴瑩瑩指出,這並不是將國外廢棄物進口至台灣處理。這些進口廢塑膠作為產業用料,必須符合需求,算是塑膠回收循環利用;至於推動限塑政策,則是針對難回收物品以源頭減量方式辦理,兩種策略並不衝突,而是共同建構循環經濟體系。
賴瑩瑩指出,中國實施禁廢令,確實導致屬產業用料的廢塑膠,在國際市場間價格大跌,一來連帶影響國內廢塑膠收購價格,再者,國內塑膠製造廠商會利用跌價時機大量向國外購買進口。
其中,以其他塑膠、乙烯聚合物、苯乙烯聚合物,這三項的廢料、剝屑及碎片為最大宗,今年1到5月進口量共計16.2萬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52倍,主要是從日本、菲律賓、美國、英國等國進口。
賴瑩瑩指出,這些進口的廢塑膠,身份屬製造業所需的「原料」,因此目前依法進口者無需申請許可。不過面對進口數量倍增的狀況,環保署將會同相關部會儘速查明,這些進口廢塑膠是否真的符合產業用料需求、是否摻雜廢棄物,是否衝擊國內二次料供需市場等,進行追蹤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