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是全世界最新的多邊開發銀行,花了許多工夫建立自己「綠色銀行」的形象。在去年的年度會議上,總裁金立群說亞投行的神聖任務是投資「不留環境足跡」,「只要在環境和商譽方面有所疑慮,就不會考慮投資」,並驕傲地聲稱目前沒有任何煤炭投資計畫,不料一年後就破功。
歐洲銀行資訊中心(Bank Information Center Europe)和國際包容性發展組織(Inclusiv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的報告,揭露了亞投行如何透過金融中介機構投資煤炭,讓自己的投資產生碳足跡。
2017年9月,亞投行投資國際金融公司新興亞洲基金(EAF),該基金隨後購買了仰光金山水泥公司(Shwe Taung Cement)的股權,用於擴建緬甸的一家水泥廠。這筆投資將用於興建一座新窯,以大幅增加產量,同時使專門供應該廠的煤礦產量增加一倍以上。
EAF也投資新加坡能源公司Summit Power International,該公司在孟加拉國經營13座發電廠,全部使用化石燃料,沒有再生能源。由於有徵地和污染等疑慮,國際金融公司對Summit Power的投資被列為「高風險」。
這種借殼投資行為令人擔憂,顯示亞投行可能不會堅持其綠色承諾,因為它打算要投資1000億美元於亞洲及其他地區的新基礎建設,而亞洲正處於因應氣候變遷的第一線。
亞洲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6年至2014年間每年增加3.6%,比全球平均高3%,其中包含水泥生產等工業製程的排放量。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的報告,水泥生產等工業製程的排放量至少佔所有直接排放量的1/5。
亞投行的能源投資未能排除煤炭令人大感失望,整體化石燃料投資更是如此。截至目前亞投行已投資45.9億美元,其中9.9億美元已投入五個化石燃料計畫。它的許多再生能源投資也有問題,主要集中在有潛在破壞性的大規模計畫上,而不是可讓最需要的人們取得能源的離網再生能源。
歐洲銀行資訊中心專案經理Petra Kjell表示,亞投行仍有機會在永續貸款業務上超越世界銀行等同業。Kjell呼籲,要成為真正的21世紀銀行,亞投行必須立即採取行動,確保其投資組合中不再有煤炭,並訂定計劃,在2020年年逐步退出剩下的化石燃料投資。這必須涵蓋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此外亞投行應跟隨世界銀行的腳步,停止上游石油和天然氣融資。
最後,Kjell建議亞投行必須確保其未來的金融中介機構投資公開透明,以利監控其綠色承諾,不要再為骯髒的投資留後門。
參考資料
- Climate Home(2018年6月21日),Why is the world’s newest development bank investing in coal despite its green prom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