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泡棉廠非法使用CFC-11 南極臭氧洞癒合再等十年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國泡棉廠非法使用CFC-11 南極臭氧洞癒合再等十年

2018年07月12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衛報報導,非政府組織環境調查局(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EIA)9日發表實地調查報告揭露,違法偷排氟氯碳化物、導致臭氧層復原速度減緩的兇手就是中國泡棉廠。

臭氧層破洞。圖片來源:Anthony Ina(CC BY-NC-ND 2.0)

如果不採取行動,臭氧層破洞癒合還要再等十年。圖片來源:Anthony Ina(CC BY-NC-ND 2.0)

2010年起全球禁用一氟三氯甲烷(CFC-11),因為這種化學物質不只會破壞保護地球生物免於紫外線輻射的臭氧層,更是強效的溫室氣體。今年5月份,科學家警告近幾年大氣中CFC-11濃度不明原因快速上升,只知道排放源來自東亞某處。

EIA透過地面調查,確定兇手是廣泛使用CFC-11製造絕緣隔熱泡棉的中國工廠。EIA調查人員鎖定銷售CFC-11的廠商後,加以聯繫並造訪。

「21間公司中有18間承認使用CFC-11。他們也知道這是非法的,但不覺得有什麼關係。」EIA成員馬哈帕特拉(Avipsa Mahapatra)表示。此外這些公司還説,CFC-11的使用在該產業很普遍。「很明顯地,這些公司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們其他人都這麼做。」馬哈帕特拉說。

中國是這類硬質聚氨酯泡棉的主要生產國。根據EIA的計算,如果中國該產業3500家中小企業普遍非法使用CFC-11,就能解釋大氣中含量急劇上升的情況。科學家估計,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CFC-11排放將使地球臭氧層的恢復延遲十年。

發現CFC-11激增的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研究團隊主持人蒙茲卡(Steve Montzka)對EIA的努力表示肯定,但提醒CFC-11也可能是由其他活動產生的,不應排除其他情況。

EIA取得的證據已經提供給中國政府和蒙特婁公約官員。中國有關當局也已至部分地點檢查並採樣。一蒙特婁公約工作小組11日在維也納舉行會議,審議下一步工作。

硬質聚氨酯泡棉主要用於建築物的隔熱材料,使用方式是噴灑至空腔中或者塗布於實心板材。由於中國的建築業蓬勃發展,需求量極大。EIA調查的公司表示,CFC-11容易生產,比較不傷害臭氧的替代品每噸便宜150美元。根據中國法令,違法使用該化學品的下場是罰款。

河北大城縣廊坊澳洋保溫材料有限公司的代表告訴EIA,其99%的CFC-11泡棉是向內蒙古的秘密工廠購買的。附近另一家廊坊萬富保溫材料有限公司則表示,要躲避檢查相當容易:「市政環保局要稽查時當地官員會打電話給我,叫我先關閉工廠。我們的工人只是一起躲起來。」

中國官方文件也與EIA的報告吻合。2016年泡棉生產重鎮山東省的環境報告就指出,泡棉業仍然大量非法生產CFC-11,而且「相當隱密」。山東省當局其他文件顯示,僅一家工廠一年就生產了1100噸的CFC-11。

EIA認為,2012到17年之間,中國泡棉業保守估計每年排放1萬至1萬2000噸CFC-11到大氣中,但EIA也坦言這個數字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NOAA則估計同期排放量大約是每年8000至1萬8000噸。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