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人大魚大肉需求升 環境負擔增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亞洲人大魚大肉需求升 環境負擔增

2018年09月06日
摘錄自2018年9月4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研究人員今天(4日)表示,亞洲未來30年對肉和海鮮的需求量將日益增長,導致溫室氣體和食品中使用的抗生素大量增加,對環境帶來危害及負擔。

路透社報導,根據新加坡諮詢公司Asia Researchand Engagement Pte Ltd報告,隨著人口、收入和都市化的增加,2017年到2050年間肉品及海鮮的需求將升高78%。

研究共同作者譚瑟琳(Serena Tan,音譯)表:「我們想強調的是,由於人口眾多、漲幅之快,將為環境帶來壓力。若能體認這件事,並掌握相關背景,我們就可以解決問題。」

都市區域增加意味民眾在電力和冰箱的取得更加方便,進而推升肉品和海鮮需求。然而,收入增加才是肉品和海鮮需求升高的主要推手。

譚瑟琳表示,印尼、柬埔寨、寮國、緬甸和巴基斯坦是可能造成肉類和海鮮消費增長的幾個主要國家;而如中國等高齡化國家,則可能限制成長。

為減低對環境的影響,譚瑟琳說,糧食生產方可透過實施雨水截留、使用永續動物飼料、並收及牛隻製造的甲烷等方式來提高效率。而監督機構、消費者和投資者則可向連鎖餐廳和生產商施壓,限制在肉類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