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保護協會與國際學者合作,12年淨灘數據首登國際期刊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荒野保護協會與國際學者合作,12年淨灘數據首登國際期刊

2018年10月03日
整理:編輯室

荒野保護協會最近與國際學者合作,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將他們歷時12年的淨灘活動整理分析數據,替台灣的海岸廢棄物研究站上國際舞台。

為了推動完整的調查研究,荒野保護協會結合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教授華博諾(Bruno Walther)、台灣大學地質系研究員孔燕翔(Alexander Kunz),及該會海洋守護專員胡介申,將2004年至2016年眾多單位累積的541筆的淨灘數據,分析成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海洋污染學誌》(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淨灘後ICC紀錄。圖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
淨灘後ICC紀錄。圖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

論文全名為「歷時12年的大範圍公民科學資料分析台灣海岸廢棄物的種類與數量」(Type and quantity of coastal debris pollution in Taiwan: A 12-year nationwide assessment using citizen science data ),分析全國541筆由淨灘團體與個人協助收集的數據,資料期間涵蓋2004-2016年,發現垃圾總數量為90萬4302件、重量達到13萬1358公斤。其中90.8%為完全塑膠或是部分為塑膠材質,最常見的前5項垃圾分別為塑膠提袋、塑膠瓶蓋、免洗餐具、漁業用具與吸管。

學者採用兩種不同統計分析方式,認為台灣本島每公里海岸線上約有2,730至5,937件垃圾,重量達417.2至831公斤。

研究指出,長期來看台灣海岸污染程度與周邊國家類似,唯台灣政府與民間近年陸續推動之擴大淨灘、一次用塑膠垃圾減量等倡議與廢棄物政策,未來應可持續由海岸垃圾監測來評估政策效益。

荒野保護協會去年(2017)與公民團體及環保署共組「海廢治理平台」;今年環保署與地方政府合作,啟動每季一次的海廢組成與保特瓶來源國調查,並建立官方的開放資料平台,以上種種政策的推動歷程與進行中的階段性減塑政策也都被收錄於這篇論文。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表示,本次科學論文發表代表的是,無數志工與眾多友團夥伴在烈日下付出汗水的成果。劉月梅也期許未來官方與民間能持續攜手合作,建構更完整、長期與大範圍的海洋污染監測資料,作為政府制定海廢減量政策時的有力依據。

本篇論文的主筆,華博諾博士表示,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是全球熱門的環境科學調查方式,透過精細設計、簡單上手的實驗設計,培訓關注議題的在地民眾成為公民科學家,可以突破過去學術研究只由專業人士進行野外調查的時空限制,以有限的預算與資源,收集到質量兼具的田野數據。

孔燕翔博士在2016年曾與華博諾共同發表台灣首篇沙灘中的微塑膠研究,孔燕翔指出,東亞目前被學界認定是全球海洋塑膠最大的排放源與重度污染區,相較於日、韓與中國傾力投入相關研究,台灣卻鮮有論文發表。雖然環保署今年開始累積官方監測數據,但本論文以公民科學的方式,預先提供國內外學者關於台灣海岸污染現況的整體描繪,以及一個可以相互比較的基礎。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胡介申表示,荒野保護協會今年仍持續舉辦「國際淨灘行動─2018愛海無句海洋倡議」,自9月起陸續在全台灣舉行淨灘與教育推廣活動,吸引許多知名企業、團體和個人加入響應,12月時也將公布整年度的倡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