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感官】鳥類是否有情感?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鳥的感官】鳥類是否有情感?

2018年11月04日
作者:柏克海德(Tim Birkhea)

雷索盧特位於加拿大努納武特的康沃利斯島,是世界上最偏遠的聚落之一。要到加拿大的極地地區做研究的人幾乎都會先搭噴射機到此,然後再搭輕航機或直升機到最終的目的地。

我在6月中抵達,正好是春回大地的時刻,第一天我就注意到冰封的池塘邊有對黑雁:冰凍的背景襯出黑色的輪廓,等待雪融後有繁殖的機會。第二天我又開車經過池塘,看到有一隻雁被射殺了,很難過。無生命的形體旁站著牠的伴侶。又過了一個星期,我再度開車經過池塘,那兩隻雁,一死一活,仍在原處。那天我離開了雷索盧特,所以我不知道那隻鳥在死去的伴侶身邊守候了多久。

讓這兩隻雁生死相守的連結是否出自情感?或只是一種自主反應,讓跟雁一樣的鳥兒會隨時留在伴侶身旁?

達爾文堅信鳥類和哺乳類等動物都有情感。在《人與動物的情感表達》(1872)中,他辨別出六種普遍的情緒:恐懼、憤怒、厭惡、驚訝、悲傷和快樂,後來又加入了嫉妒、同情、內疚、驕傲等情緒。達爾文實際上設想出了情感的連續體,從高興到不高興。他大多數的著作以人類為主題,尤其費了不少心思研究他親生子女的面部表情。達爾文也從家裡養的狗身上得到了非常深刻的見解,而養過狗的人都知道,牠們會明確表達出感受。

達爾文認為鳥類的發聲是表達情感的方式。鳥兒在不同情況下發出的聲音有種我們也會認同的特質,像是攻擊時比較尖銳,對著伴侶時比較柔和,被掠食者抓走了則非常悲傷,這些特質讓我們忍不住加以擬人化。從同樣的思路來說,因為我們喜歡聽鳥兒鳴唱,一直以來也假設鳥兒有同樣的感覺,會唱歌取悅自己或伴侶。從某個層次來說,這完全是擬人化。另一方面,因為我們跟鳥類有共同的祖先和許多相同的感覺型態,很有可能我們也有相同的情緒性。

鳥類和下一代互動時,通常會情感高漲。親鳥會照顧幼雛,餵食理毛,清理糞便,抵抗掠食者。鴴和鷓鴣等在地面營巢的鳥會展現出擬傷行為,護雛表現得淋漓盡致。碰到狐狸或人類的時候,親鳥會拖著一邊翅膀在地上走,營造出受傷的假象,把掠食者從更無防衛力量的幼雛旁引走。以前科學家認為這種分散注意力的行為表達出父母的奉獻和智力,現在則視為一種本能,應該不含情感因素,一方面想留在幼雛身邊,一方面要逃離掠食者,兩者牴觸之下才引發這種行為。

儘管如此,父母保護幼雛的方法,或小雞小鴨跟隨母親以及在危難時逃到母親身邊的模樣,通常會讓人覺得牠們因著親情而十分緊密。兩代之間絕對有連結,但是否出自情感就很難說了。幼雛孵化後,馬上會將母親的印象深留腦海,因此建立了連結。但當小雞在孵化器中出生,第一眼看到的任何東西都會留下銘印,就連靴子或足球等沒有生命的物品也有可能。碰到此類情況時,我們解讀的行為完全不一樣,也會問自己為什麼幼雛會這麼笨,怎麼會情繫靴子或球呢?這種顯然「很愚蠢的行為」卻有完全合乎邏輯的解釋。


銘印。圖片來源:Mark Gunn(CC BY 2.0)

根據自然選擇,對第一眼看到的東西留下深刻印記的小雞比較占優勢,因為牠們認為那就是母親,在正常的情況下,一點問題也沒有。用靴子或球來養雞,我們只是利用了很簡單的內在規則:跟著你第一眼看到的東西。大杜鵑的幼雛就用同樣的方法來巧取寄養父母的照顧,因為牠們遵守規則,會餵養在巢中乞食的任何東西。我們也可以問寄養父母為什麼會這麼笨,被初生的大杜鵑矇騙。


getImage

鳥的感官:當一隻鳥是什麼感覺?(全新增修版)

作者: 柏克海德 (Tim Birkhea)

譯者:嚴麗娟

繪者: 凡赫魯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0/06

如果你是一隻鳥,感覺世界的方法將大大不同?

這些鳥本事,人類都沒有:看到紫外線、用回聲定位,遷徙時感覺地磁力。新科技逐步挖掘出當一隻鳥具備了何等意義:從「國王企鵝潛入漆黑的南極海域」到「感覺到幾百公里外看不見的雨水即將降下的紅鸛」,還有「知更鳥能聽見蚯蚓細小短毛刷到洞穴側邊時發出的聲音」、唯一能感受性高潮的牛文鳥?

資深鳥類行為生態學家的柏克海德,結合行為生態學、生理學、神經科學、感覺生物學等,透過顯微鏡、聲波儀、核磁共振等技術,一步步解開鳥類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磁覺及情感奧祕,詳實淺白描述鳥類如何解讀環境、與彼此互動。19幅精細插畫則出自鳥類學者兼資深科學畫家的凡赫魯巧手,細膩的筆觸表達鳥類各種感官的特點,也圖解科學知識(例如光線如何進入楔尾雕的巨大眼窩、綠頭鴨嘴喙受器的運作、鷸鴕複雜的鼻腔剖面、受磁覺引導萬里遷徙的斑尾鷸等),讓我們輕鬆一目瞭然。

本書將讓你跟隨作者與繪者,親臨野地、宛如就近觀察鳥兒,理解鳥類究竟如何感知世界,體驗當一隻鳥兒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