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台灣】不給錢就沒碳 金融與氣候變遷有何關係? | 環境資訊中心
350Taiwan

【350台灣】不給錢就沒碳 金融與氣候變遷有何關係?

2018年11月08日
文:350台灣

從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到2015年的《巴黎協議》,全球都在試圖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目標將本世紀的升溫控制在2℃之內,又或是IPCC新報告中1.5℃的目標。氣候變遷深深影響台灣,不論是颱風、乾旱、水災、蟲害、漁獲,又或是傳統發電模式造成的空污,都讓人民越來越有感。

這樣的狀況需要減碳來面對,國內外大量的碳排放都來自於化石燃料(石油、煤礦、天然氣) 的使用,如果想要達到1.5℃的目標,全球就必須來場能源轉型,從大量倚賴化石燃料轉為使用再生能源。

減碳新招叫「撤資」

但問題來了,要如何停止化石燃料的發展與使用,同時發展更多再生能源?其中一個方式便是減少他們的資金、影響他們投資開發的能力,稱為「撤資」(Divest)。

美國麥迪遜大學學生向學校要求撤資活動照。圖片來源:350.org flickr
美國麥迪遜大學學生向學校要求撤資活動照。圖片來源:350.org

簡單來說,就是把資金從本來(想)投注的地方抽離。像是父母不希望小孩拿零用錢買糖吃,把零用錢收回來,這就是撤資。從金融的角度來說,把資金投出並希望有所回報叫做「投資」,那麼「撤資」就是完全相反,將其資金撤出,資金的形式可以是金錢、股票、證劵等。

撤資運用資本市場的方式向化石燃料產業提出抗議,同時將資金轉移到真正對社會、對環境正向發展的事物上,像是再生能源、教育、健保等。除了金融面的影響外,這樣的撤資行動讓化石燃料業者認知到社會大眾並不支持他們,且認為化石燃料產業為有害產業,必須被淘汰。

這樣的氣候行動已在國際上行之有年,台灣也該盡快加入執行。

誰在撤資?

撤資行動可以被不同單位採用,從個人、學術單位、非營利組織、企業、官方單位等都可以將所擁有的資金移動,撤離加速氣候變遷、使環境惡化的化石燃料產業。基本上只要是有資金的個人或單位都可執行撤資的行動,確保存款、投資、融資等金融行為不跟化石燃料產業掛勾,讓他們沒錢繼續排碳下去。

截至今日的全球撤資金額與單位分布。圖片來源:Fossil Free Divestment Commitmentnts
截至今日的全球撤資金額與單位分布。圖片來源:Fossil Free Divestment Commitmentnts

目前全球已有近60,000的個體戶、900多個機構,一共撤資7.17兆美元。以下分享幾個成功案例:

李奧納多(2015)

早在氣候變遷紀錄片「洪水來臨前」上映前,影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便以個人名義加上其基金會撤資。

美國銀行Amalgamated (2016)

Amalgamated是全美第一家撤資的銀行,決定將其40億美元的商用資產撤離化石燃料產業,認為能源轉型是重要且迫切的事。

柏林市(2017)

德國柏林在2016年中時議會便投票表示支持撤資,2017年開始執行。這樣的決定與該市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相符,將會把原本可利用於化石燃料的7億5000萬歐元撤離。

愛爾蘭(2018)

2018年撤資大事件,愛爾蘭成為全球第一個撤資的國家。80億歐元的國家主權基金將不再投資化石燃料產業。這等於是納稅人的錢不會在支持加劇氣候變遷的產業。

台灣與撤資運動

氣候組織350台灣在2016年創立,主要目的為將撤資議題帶入台灣。從2016至今舉辦過各式活動,希望讓大眾連結金融與氣候變遷的關係,進而採取行動。350台灣曾研究中央政府的化石燃料補貼,用連署呼籲政府公開化石燃料補貼的現況,應將稅金更有效率的運用,而非補助造成空污的化石燃料產業。這樣的訴求也被推進到立法院與相關委員溝通,讓議題能夠被重視。

350台灣與Red Room等團隊合作,利用藝文活動來講述撤資議題。圖片來源:350台灣
350台灣與Red Room等團隊合作,利用藝文活動來講述撤資議題。圖片來源:350台灣

在2018年,350台灣研究台灣金融單位於國內外投資化石燃料的狀況,宣導金融業應是投資未來而非投資污染。就台灣來說,台電為最大的國內化石燃料開發商,而透過德國環境與人權組織Urgewald的報告發現,在2014-2017年間有24家金融單位[註1]投資台電,其中前五大為: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約13億3900萬美金)、美國資本集團(約10億400萬美金)、元富證券(約5億3700萬美金)、永豐金控(約5億3000萬美金)、元大金控(約4億9100萬美金)一共在2014-2017年間投資台電約38億9800萬美金(約1200億台幣)。至於對外的化石燃料投資,台灣金融單位也是遍及各地,包括中國、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韓、南非、德國、美國、加拿大等。

除了公私部門,學校也是撤資概念推行的場所。在2017年,台大學生會永續部發布了學校資金投資的對象,包含台塑等相關企業超過2.6億,促使新校長承諾台大校務基金不再投資於高污染產業。學校也是350台灣的關注倡議場所,希望讓更多學校開始關注其校務基金的運用,是否有投入於化石燃料產業。

你該知道錢花去哪了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也能使人燒煤、燃油,用天然氣,那如果我們可以掌握這些錢的流向、運用方式,這就是撤資可以達到的效果。只要有越來越多的單位加入,化石燃料產業就勢必會被淘汰,讓資金轉流到對未來有幫助的產業。所以,如果你有存錢、繳稅、付學費、保險,除了關心你所獲得的服務之外,也該重視那些錢跑到哪裡去了?是否有被用來資助你所不支持的產業?在世上排出更多的碳加劇氣候變遷?金融與氣候變遷,是你我都該關注的事!

*備註:24家投資台電之完整名單,羅列如下: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資本集團(美國)、元富證券、永豐金控、元大金控、兆豐金控、合庫金控、日盛金控、玉山金控、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國泰金控、富邦金控、宏遠證券、統一綜合證券、大眾商業銀行、第一金控、康和證券(香港)、台灣金控、國票金控、臺灣土地銀行、德意志銀行(德國)、中國信託、台新金控、日盛國際商業銀行等
 

 

 

作者

350Taiwan

350台灣是國際氣候變遷組織350.org在台灣的團隊,數字「350」是氣候變遷的安全指標,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必須從目前大於400ppm(百萬分之一)濃度降低至350ppm。350台灣主要目的為將撤資議題帶入台灣,期盼台灣加入國際行列把資金從化石燃料產業撤離,減少更多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