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在有一大片美麗、稀有的地質風貌瀕臨走入歷史的危機。她是從台南龍崎綿延到高雄馬頭山的月世界。現在分別有兩個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開發案以台南龍崎和高雄馬頭山為場址,如果在這兩個地方設置掩埋場,台灣將會失去美麗和生態豐富的地景!
- 詳細連署說明 http://nomore-landfills.blogspot.com/
- 個人連署 https://reurl.cc/kVGEn
- 團體連署 https://reurl.cc/6yA0O
為什麼龍崎和馬頭山不適合作為事業廢棄物掩埋場?
地質結構不適合:2016年2月6日的美濃大地震時,龍崎掩埋場場址正好處於這次地震活動最劇烈的地方,而中央地調所針對這次地震的調查報告也指出,這裡的泥岩結構是此區域變形劇烈的主因,未來不排除此地區再發生類似規模的地震。而馬頭山開發基地處於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東側2.8公里就有屬活動斷層的旗山斷層,及其他非活動斷層。
生物多樣性:經台南社大、馬頭山在地居民和專家學者的長期觀察,不論是龍崎一帶或是馬頭山,都是多種生物的棲地,如台灣特有厚圓澤蟹、食蟹獴、白鼻心、穿山甲、大冠鷲、大彎嘴畫眉等。
台南龍崎和高雄馬頭山這兩個風景秀麗之地,


關注在地社群:
發起連署團體:反馬頭山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自救會、反歐欣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聯盟、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生態學會、台南社區大學、看守台灣協會
2018/12/12新增看守台灣協會最新呼籲:
如果您有在閱讀看守台灣的電子報或關注環保新聞,
然而隨著國內掩埋場空間日益縮減,時間並不站在我們這邊:
然而,問題是有解的,
在此誠摯邀請您,一起來連署搶救美麗山林,
連署補充說明:我們認為,掩埋場是錯誤設計,蓋在哪裡都不對,
首先,掩埋場的不透水布一定會破漏,
再者,置於掩埋場中的廢棄物,上面必須要覆土,
反之,若我們能仿照物流倉儲的設計,
因此,我們認為,在零廢棄原則下,廢棄物應該暫存於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