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物料管理國際研討會 塑膠問題列頭號目標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永續物料管理國際研討會 塑膠問題列頭號目標 

2018年11月19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

環保署19日舉辦「永續物料管理國際研討會」,這一次的主題就放在塑膠的部分,有台灣、歐盟、荷蘭、紐西蘭、日本、德國及美國等各國官員代表與產業專家共同參與。

環保副署長蔡鴻德指出,塑膠並非是廢棄物,而是需要重新再定義,而循環經濟的重點,並非回收,而是重視源頭的設計。

環保署19日舉辦「永續物料管理國際研討會」。攝影:賴品瑀。

環保署19日舉辦「永續物料管理國際研討會」。攝影:賴品瑀。

「塑膠循環經濟」,是聯合國、歐盟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目前重視的方向,歐盟今年提出「歐盟新塑膠回收政策」,要求在2030年前歐盟境內所有塑膠包裝皆採可回收材質(recyclable),且減量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single-used plastics),並禁止生產及使用「塑膠微粒產品」(micro-plastics)。

荷蘭則為了將首都阿姆斯特丹打造成未來城市,已與340個產業代表共同簽署綠色協議,喊出2030年減少50%的原物料使用、停止焚化塑膠製品及2050年物質全循環等目標。紐西蘭則面對自身是全球「人均城市垃圾量」最高的已開發國家之一,在今年8月宣布2019年全面禁塑,零售商6個月內若未停止供應一次用塑膠袋,將面臨高達10萬紐幣的重罰。

反觀台灣,除了陸續擴大限塑,對塑膠袋、吸管等一次性塑膠減量,也在7月開始全面禁用塑膠柔珠美妝產品,而蔡鴻德表示,目前環保署在著手的是,改善生產觀念、創造綠色消費模式、強化回收循環體系及建全二次料市場等四大部份進行。

前環保署副署長、台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葉欣誠指出,目前各國參與物料管理的,大多是環保機關,然而要從線性使用物質的模式,轉型為循環經濟,需要的是一個一個系統性的方法,設計出得以永續管理產品和服務的商業模式,還是需要各部會的聯手合作。目前民眾對於回收還是多以「做功德」的態度再看待,但他認為,應該整合起來,將其視為「投資的社會報酬」。

「循環經濟難在經濟,而不是難在循環。」曾任經濟部長,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進會理事長施顏祥直言,強調除了感性,更需要有利益與規模,才能走得長久。 

零廢棄有實例 「我們做得到!」

位在日本德島縣中部山區的「上勝町」,僅有約1500位居民,高齡人口佔比50%,卻喊出「2020零垃圾宣言」。目前他們已達成高達八成的回收率,上勝町零垃圾學院理事長坂野晶指出,他們目前以沒有垃圾車、只有設置回收站、且垃圾分類項目高達45種的作法,卻做到了零廢棄,而回收站也成為鄰里間交流交誼的地點。而廢棄物可再製成商品,經回收業整合,金屬類、有機類都能循環,除創造額外經濟價值,更獲得聯合國SDGS環保單位獎,引起國際關注。

反觀台灣也陸續有正面的案例,例如雲林縣二崙鄉清潔隊資源回收細分23項,去年出售賣得250多萬元,「小琉球無塑低碳島示範計畫」,建立永續經營模式外,更宣示2030年全面管制一次用塑膠產品,減輕環境負擔,以保珍貴觀光資源。而環團綠色和平也與多個中小學嘗試「無塑園遊會」,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指出,參與的學校師生,都非常驚訝於自己每年的改善與進步,「原來我們做得到!」也因此更有信心在平日也能更加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量販店龍頭家樂福也提出續食計畫,將即期品捐贈社福團體,並為此訂定一套SOP確保食安。而「醜果」除了捐贈,也經過整理後,給他再一次販售的機會,例如「寶貝胡蘿蔔」將賣相不佳的胡蘿蔔,切成主婦容易調理的狀態,目前就正在門市販售。

環保署廢管處處長賴瑩瑩強調,我國塑膠循環經濟由改善生產觀念、創造綠色消費模式、強化回收循環體系及健全二次料市場等四大面向推動。具體而言,未來與回收業者合作,設置超過3萬個資源回收點。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