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首評氣候政策積極度 揭露世界各國「集體消極」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研究首評氣候政策積極度 揭露世界各國「集體消極」

2018年11月27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首份針對各國氣候承諾積極度的評估研究指出,如今國際瀰漫一種「集體消極」態度,壓根沒有努力將升溫限制在1.5°C,而是放任全球氣溫升高。

英國獨立報報導,根據最新研究結果,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在內的數十個國家的氣候政策企圖心不足,就算全球效法,也可能在本世紀末使全球暖化超過5°C。

中國霧霾。U-ichiro Murakami(CC BY-SA 2.0)

中國霧霾。U-ichiro Murakami(CC BY-SA 2.0)

該研究由墨爾本大學澳德氣候能源學院(Australian-German Climate & Energy College)、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和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合作,是第一個評估各國氣候承諾積極度的研究。

研究將各國的減排承諾單獨拉出,分別評估當全球都實踐同樣承諾時,對氣溫會有何影響。

與其他歐盟國家相比,英國的表現高於平均。研究顯示,如果全球其他國家都實施英國政府的氣候政策,全球氣溫將升高2.9°C。

這份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的研究發現,包括加拿大、紐西蘭、南非和阿根廷在內多個國家,計算結果都在5°C,而美國目前的碳排放承諾則是4°C。

研究人員希望這項研究能幫助公眾和氣候遊說團體對環境作為薄弱的政府採取法律行動。研究結果更將幫助決策者評估如何改善氣候政策,才能滿足巴黎協定目標。

資料顯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大部分地方有望達成遠低於1.5°C的目標,大多數處略等於或低於1.2°C。但亞洲、中東以及北美和南美的大部分地區都遠遠超過1.5°C。

「根據這項評估,最環保的國家是發展程度最低的國家,」研究共同作者盧比歐杜朋(Yann Robiou du Pont)説,「因為他們過去和現在製造的污染最少,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他們還可以再增加一定程度的排放量,這是公平的。」

「許多工業化國家表現不佳。畢竟,我們知道是工業化帶來了氣候變遷。但這並不代表工業化國家不能採取行動。有些國家表現明顯優於其他國家,像歐盟的表現就優於美國、加拿大和澳洲。」

「但是,這份研究只是根據這些承諾來計算,並沒有考慮各國是否真的會實踐這些承諾,或是做得更多。」

盧比歐杜朋表示整體而言全球「根本沒有將升溫限制在1.5°C」,不過仍有理由保持樂觀,像是針對無作為的政府提起的法律訴訟逐漸增加,而且也有越來越多地方政府(如州和城市)參與氣候行動。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