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
摘錄自2018年11月26日科技新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隨著衛星技術與成本門檻降低,各國拚命發射衛星做各種監測用途,但是目前每年大約有 20 多個大型地球同步通信衛星退役,最常見的原因是耗盡燃料。2020 年開始包括歐洲與美國等科學機構將紛紛推出各種服務型太空機器人,用於延長通訊衛星的壽命,且這些機器人還可以拾取廢棄衛星等太空垃圾。
只是科學家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為自家衛星劃設禁區,但是根據 1967 年的外太空條約,太空不能屬於任一國家所有,然而經過半世紀,這個條約可能有重新審視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