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拒收 洋垃圾滯港 工業廢料棄堆填區升兩成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內地拒收 洋垃圾滯港 工業廢料棄堆填區升兩成

2018年12月26日
摘錄自2018年12月24日明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環團「綠惜地球」調查發現,2017年本港每日棄置在堆填區的工業廢物量,按年急升20%,升幅是近年新高,亦平了1991年紀錄。綠惜地球綜合各方消息顯示,原本經本港轉口的「洋垃圾」,因內地實施進口禁令,以致去年已有大量工業廢料如舊電線滯留本港,經拆解後,有用的金屬進口內地,餘下的塑膠電線外皮則被運到堆填區棄置,批評政府把關不力,增加堆填區負擔,要求政府將「洋垃圾」拒諸門外。

環保署承認,工商業廢物增長部分原因是內地收緊回收物料進口標準所致,但亦受其他因素影響,包括經濟活動增長,以及外圍市場對回收物料需求減弱等。不過,該署未有交代,本港工業廢料急增,當中有多少受內地收緊回收物料進口標準影響。

環保署又承認,本港循環再造物料進口量「略高」於轉口量,意味部分再造物料滯留本港,發言人認為本地回收業有能力吸納。但有回收業界反駁,指廢電線外皮再造成塑膠原料,價格較「新料」更貴,根本無市場,本地拆解後很大可能被運到堆填區棄置。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表示,今年初內地實施洋垃圾進口禁令,過往可直接輸入的回收物料,如今未能進口,部分物料在港預處理,提取有價值物料後再出口,剩餘的在本地棄置。

該組織綜合各方消息顯示,廢舊電線、農膜(以塑膠製造的隔熱膜,主要用於溫室)等都是數量龐大的「洋垃圾」來源,當中舊電線更是一個個貨櫃運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