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北雙年展】與藝術共熬一鍋雜草茶──「後自然」策展人吳瑪悧專訪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2018台北雙年展】與藝術共熬一鍋雜草茶──「後自然」策展人吳瑪悧專訪

2018年12月29日
轉載自農傳媒;文: 諶淑婷、圖: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市立動物園志工每週兩晚捕捉入侵的斑腿樹蛙,餵食動物園裡其他動物;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島航計畫」逆行台灣一周做海域健康調查,帶回了51個檢測點的海水樣本與塑膠微粒報告;採集藝術家林芝宇開著一台小貨車,在台灣各地採集雜草,從草相認識土地原貌。

一直以來,關心自然生態的社運工作者與行動藝術家在各自領域努力,今年卻因為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走入了台北市立美術館,以工作坊、論壇、靜態展覽等形式,掀起更多環境、自然生態與藝術對話的可能。

策展人吳瑪悧是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所長,她向來關注藝術如何介入公共領域,曾策劃「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與社區大學針對基隆河及環境問題發起議題討論,也與竹圍工作室合作「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對她來說,環境是人生存的根本,環境不好,人的狀態也不會好,「當代藝術一直都很政治,因為藝術就是一種批判性思考的提問媒介,這次雙年展以環境為主題,談人與非人關係,人是自然一部分,如何與其他生命體共生?」

設定了以環境為題,吳瑪悧決定邀請義大利藝術家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為共同策展人,范切斯科策劃的展覽「激進的自然-1969至2009回應地球變遷的藝術和建築」,關注1969至2009年間地球變遷的藝術和建築,「他已經爬梳了西方藝術於環境運動的歷史,可以帶給我們不同文化、故事與火花。」

圖3: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顛倒的樹(映射)》

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顛倒的樹(映射)》。

例如北美館大廳的《顛倒的樹(映射)》為瑞典藝術家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的創作,一株枯樹懸掛於空中,天花板與地板都貼上鏡面,樹枝因而無盡反射,喻指人對自然的剝削。赫肯森知道台灣有4000多種蛾類,便與昆蟲保育專家徐渙之合作,利用水銀燈吸引蛾聚集,拍下飛蛾在白色布幕前猶如皮影戲般地影像,於雙年展放映影片《光盲》。瑞士藝術家烏蘇拉.畢曼(Ursula Biemann)的《聲海》,由一位女性海底觀察員在沿岸放置水中聽聲器和拋物面反射式麥克風,探測生物間相互傳送的訊息、人與自然的對話和衝突。

由藝術家、研究人員、農民等專業人士組成的未來農夫(Futurefarmers),在2016年開著19世紀製造的帆船,到全球各港口蒐集種子。「一顆種子不只是種子,還包含了種植文化、農業文化,結合了播種收割的節慶儀式;一顆種子的消失其實是整個文化形式的消失。」吳瑪悧認為,以種子出發的文化蒐集能讓台灣相關工作者或種子銀行有更多元的參考。

圖4:未來農夫的種子儀式,2016。攝影:Monica Løvdahl

未來農夫Futurefarmers《種子之旅》。(攝影/Monica Løvdahl)

「這些西方藝術家長期投注於生態藝術,作品在美學上非常精緻。台灣因過去的殖民歷史,長期作為提供資源的場域,一直是被破壞、提領資源的狀態,民眾環境意識還在培養中。」吳瑪悧希望將環境運動組織拉入雙年展,擴大生態藝術對話的廣度與深度。

「我們的目的不是讓NGO變成藝術家,NGO不善於視覺藝術,但他們的專業領域有各種聽覺、嗅覺、身體覺知等方面的展現,例如千里步道協會不只是修復步道,還結合了當地文化與歷史研究,這項行動本身就是藝術品。」但美術館無法呈現怎麼辦?吳瑪悧笑著說:「我們要邀請民眾參與三場步道走讀活動,體驗的過程就是一項表演,每個人都是環境中的表演者。」

吳瑪悧認為,美術館呈現了眾藝術家媒材多樣性,反而可多元呈現議題,例如林芝宇的《雜草稍慢》,民眾可以參與工作坊,和藝術家一起採集、挑揀雜草;「台灣永續聯盟」策劃的基隆河單車走讀活動,從美術館出發,一路遊覽圓山公園、保安宮、社子島,以更貼近的形式認識都市中的河流。

圖5:吳明益,《雲在兩千米》,2018,色鉛筆、紙本

吳明益作品《雲在兩千米》,同步於2018台北雙年展展出。

吳瑪悧期待的是,藉由藝術促成更多人為環境發聲,「幾位NGO工作者告訴我,這次雙年展讓他們終於有機會踏入美術館。過去他們認為藝術與自己運動的範疇無關,忽略了平日為了議題的書寫、拍攝、行動方案其實都是一種藝術媒介,比如彰濱蓋發電廠危及白海豚生態的抗議,就利用漁民稱白海豚為『媽祖魚』,發展出許多創意行動,獲得全國關注。藉著這次雙年展合作,希望NGO夥伴都能得到新的刺激與能量;藝術家也可以從NGO累積的調查素材得到不同啟發,雙方目標是一致的,相互學習可以讓環境變得更好。」

除了靜態展覽、影片播放與工作坊,雙年展也安排多場論壇,已於11月下旬登場的「自然、後人類和後殖民的纏繞與衍射」講座揭開序幕,以如何將博物館去殖民化破題,由東吳大學社會學教授張君玫主講,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黃舒楣主持。成立博物館成是殖民帝國時期的傳統,例如台灣博物館成立於1908年,便是由日本人興建成立,「當時日本人在台灣進行各種環境調查,因為這裡對日本帝國來說是可以提領資源的重要場域;同樣的,大英博物館也是19世紀時,英國在世界各地的掠奪品,是非常帝國思想的產物。」吳瑪悧解釋。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策展人之一吳瑪悧。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策展人之一吳瑪悧。

現代博物館的意義已非如此,許多學者與藝術家開始嘗試將博物館去殖民化,也試圖翻轉博物館的「人類視角調查思考」,如果將人類視為自然一部分,人和其他生命是同等且共存,博物館的解說與呈現方式都將有新變革。12月中旬,論壇將進入第二階段,台大地理系助理教授洪廣冀將從台灣環境治理談到全球環境史,作家吳明益談自然書寫,並邀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創造更多對話。

吳瑪悧也邀請民眾不帶任何預期地來參觀雙年展,以「後自然」為題,是因為過去認為人與自然是對立的,如今應將人視為自然的一部分,「畢竟每個人都想喝乾淨的水、吃到無污染的食品,這麼理所當然的事,現在卻不容易做到,環境就是你我最基本的生命課題。」她強調,談論人回到大自然從來就不是一種浪漫想像,而是更嚴肅地探討人與自然萬物如何互利、共生,現在就能走入美術館進行一場生態反思與回饋之旅。

2018台北雙年展

2018台北雙年展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Post-Nature: A Museum as an Ecosystem)
展期|2018.11.17-2019.03.10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 本文轉載自農傳媒 ,【2018台北雙年展】與藝術共熬一鍋雜草茶──「後自然」策展人吳瑪悧專訪。更多展覽訊息請至台北市立美術館 官網

作者

農傳媒

農傳媒是由財團法人豐年社所成立,以「與農共聲、與食俱進、與環境共享」為宗旨,關注農業各個面向的專業網路資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