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核他們的故事/非要等台灣發生核災,大家才能感同身受嗎?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它核他們的故事/非要等台灣發生核災,大家才能感同身受嗎?

2019年03月13日
文:它核他們的故事

311日本大地震距今已經八年。「它核他們的故事」團隊特別於今年311前,訪談了目前就讀台大的日籍學生與日籍老師,製作了「福島核災八年後」影片,希望透過影片,提醒大家莫忘福島經驗,應該從教訓中學習。

它他團隊認為,八年後,台灣人已淡忘當時的災難,而現今的大學生,八年前只是國小、國中生,對核災缺乏完整的印象。為此,它他團隊採訪了現今在學的日籍學生與日籍老師,透過親身經歷的感受,帶大家回到八年前的情況,也希望他們能夠從自身經驗,對台灣的能源發展給予想法。

然而,採訪影片於3月11日在臉書專頁公開後,就有留言質疑「福島事故中,因輻射和爆炸而死亡的人數為 0」,在310由前總統召開的民間能源會議上,更有人直言「福島核災不過這樣而已」。它他團隊無意消費福島,但對於這些言論,我們相當不以為然。311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災,對於自然環境造成了至今仍難以處理的傷害,同時也讓當地社會產生了多重複雜的問題,而這些都不是人員死傷所能衡量。

福島,那些被遺忘的地方

八年後,福島一帶仍有一些地方是一片荒蕪。受訪者池田一穗形容那是一個「被遺忘」的地方:「災害之後,大概就是當這個影片發布時剛好過了八年,福島變得怎麼樣?我想答案漸漸地被遺忘了,感覺自己也在逐漸忘記。」他呼籲,社會大眾應對當地有更多的關心,去了解當地發生了什麼、受災者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比起爭辯災害事實,了解這些現況更加重要。

核災,無法挽回

受到多重複雜災害摧殘的福島,至今仍有許多未解的問題,核災所造成的影響,即使不是當地人,亦能深刻感受其破壞之深。受訪者山內美波在幾年前與家人開車經過當地,見到了災後仍未復原的情況。她擔憂地說:「我想不只是我,很多人也對於核電廠是多麼危險、核電廠能毀掉多少人的生活等問題不太清楚。因為核災是無法挽回的事,也不應該再發生第二次,所以我想台灣人也應該去了解這是多危險、多恐怖的事。」

重新審視人、土地與核電的關係

一位不具名的同學提到,當核災發生時,政府封鎖了大量的消息,大家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就像當初被告知的(核電)安全神話,當時完全不知道危險性,也根本沒有把它當作問題來看待。」安倍政府一味淡化核災造成的各方面影響,甚至透過修改法規縮小核災禁制區,正是為求表象繁榮所致之人禍。

福島核災發生前,許多人對核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福島有核電廠。災後,這個事件促使日本人重新思考他們與土地、核電的關係。原先對於核能單一乾淨、無害的想像也轉為對於核災風險的擔憂。

台灣,無法承受一次核災

受限於經費與時間,它他團隊所找到的受訪者並非核能或理工專業背景者,對於能源議題亦沒有深入的了解,但仍對於福島核災有許多深刻的反省與人文關懷。福島對於日本人的影響極深,對於台灣多數人而言卻只是一段模糊的記憶,是別人的故事。而少數的科學信仰者則認為只要技術完備,就不會有核災發生、就算萬一發生了也能完全復原。對此,我們不禁想問:「難道要等到台灣發生一次核災,大家才能感同身受地了解嗎?」

福島經驗猶未遠,對於災害與復原,我們都應該關心。災害真實存在,不應被淡化。因災害而受難者更不應該受到歧視與漠視。唯有以謙抑的態度,務實面對核能風險,正視核災所影響的人事物,對於自然與社會環境之破毀,投入更多的支援與關注,才是讓福島走出陰霾,真正復興的方法。「它核他們的故事」團隊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從教訓中學習,一起攜手走向更好未來。

「福島核災八年後」影片:


〈它核他們的故事〉是一群在2018年公投的紛擾中,自發地組織起來的大學生。它他團隊創辦的初衷,是想要透過走進地方,了解居民的生活經驗、地方文史、產業變遷,觸及網路世界外的人們。藉由探詢核電廠周遭居民們對電廠的想法,以常民能理解的語言,交流對議題的看法,並且透過新時代的社群力量將其擴散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