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八年了,深坑產銷班蔡金來班長繼續義賣自己栽種的地瓜,所獲款項則捐贈給需要的弱勢團體和貧窮的年輕學子,做為餐飲或就學資助不等。近幾年,我跟其它志工也有幸參與了好幾回。今年隆冬之挖地瓜(2018年12月9日),同樣早早就空出時間,如期上山幫忙。
一如北台灣郊野農村,人口大量外流後,深坑炮子崙一帶殘留不少水稻棄耕後的荒廢山田。熟識者無法照顧,都會慷慨提供田地,讓返鄉多年的蔡班長耕作。他有多處耕地可選擇,每年挖地瓜的場地自是不一樣。今年栽種的現場,在茶園環繞下,依序而下,少說有半個足球場大。五六塊坪仔的坡地,都種滿了自然農法的地瓜。
每塊坪仔的57號,都以典型的盾形裂葉跟咸豐草混生,繁榮成青綠草原。初次荷鋤要來挖取,我站在這塊野草莽莽之地,委實難以想像,下面是一壟壟三個多月前整理過的地瓜田。如今有二三千斤肥大的黃皮黃肉地瓜,等待挖取。
我和諸多志工的工作是先清理所有地瓜葉和雜草,只留下二三連結塊莖的枝藤。讓義賣參與者沿土壟,順藤挖瓜,自採自足,論斤稱兩,歡喜購回。
休養生息四年後的山田,土壤地利積蘊夠熟了,不用肥料,生長出的地瓜肥大又甜美。時間是最好的調養師,適當給足了土地養份,加上冬雨的濕潤。這樣的57號是老天的賞賜,也是我最期待獲得的改良品種。
只是一邊挖著,心情卻也異樣的複雜。最近從「上下游」的報導,隱約知悉74號金香地瓜已在各地悄然展開栽種,據說克服了57號早生發芽,皮薄不易儲存的困境,同時好吃的甜度也不輸。此外,栽種若合宜,不僅整齊美觀,產量更趨於穩定。
或許再過個十年,57號說不定也跟17號一樣,都是古早的品種了。紅皮黃肉的74號將會攻佔台灣地瓜的主流市場,57號會退到第二線。我們童年時的地瓜滋味,多半會散發古早種的臭香。七八年級的地瓜滋味,當是57號的鬆軟香甜。
綜觀之,多年來,台灣甘藷改良精進的結果,讓不同世代的人,擁有不同地瓜滋味的童年。
※原文轉載自作者臉書,刊於2018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