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求台灣「不適核」 環團「反核廢」公投今送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訴求台灣「不適核」 環團「反核廢」公投今送件

2019年04月02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自去年底「以核養綠」公投以589萬多票比401萬票過關,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擁核人士今年乘勝追擊,欲以「以核減煤」及「重啟核四」公投綁2019年總統大選。

對此,反核方「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決定主動出擊,上週提出「反核廢」公投連署,一週內就蒐集到2800多份聯署書,今(2)日送交中選會正式提案。


環保團體將「反核廢公投」2800份聯署書送交中選會提案。孫文臨攝

環團:不論擁核、反核,都須誠實面對核廢料問題

本次的公投由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領銜,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在『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啟用前,不得提出或執行新建、續建、擴建或延役核電廠之計畫?」

蔡中岳說,「雖然領銜人是我,其實是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共同領銜、一個由下而上的公投案。」他呼籲,在本月27日的全國廢核大遊行上,希望全民共同加入,他們會對公投題目做更詳盡的說明,「無論擁核、反核,都必須誠實負責的面對核廢料問題。」

加上本案,明年大選至少有四個與核能、核四有關的公投題目,台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趙家緯認為,核能發電式微已經是國際趨勢,台灣不應該只是聚焦在核能與否,而是要讓民眾看到新能源的更多選擇,及早接軌全球能源轉型。

2020大選前哨戰  核能議題四公投提前上陣

2020總統及立委大選倒數十個月,各路公投紛紛出爐,其中又以能源議題最為熱烈,目前至少已有四個案件送到中選會。

去年底,長期投入反核運動的環保聯盟前會長高成炎領銜,率先提出公投案「你是否同意台電公司核能四廠裝填核燃料棒?」,經審議後改為:「你是否同意『廢止核四計畫,其廠址作為再生能源(地熱、海洋能、太陽能等)發電、觀光、研究、博物館等用途』的政策?」

另一方面,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挾帶去年「以核養綠」的589萬多張同意票,在3月4日提出「重啟核四」公投案,主文為「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兩案都在今年3月19日通過委員會,送交戶政機關查對提案人民冊。

同樣是擁核方提出的「以核減煤」公投案,則在兩周內完成5000份聯署,由醫學物理學會理事廖彥朋領銜在3月4日提出,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立法院應制定包含究責機制之核能減煤專法,使2030年以前達成核能發電比例不得低於燃煤發電?」經3月19日的委員會審議,認為有必要舉行聽證會釐清相關爭議點。

隨後,「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上週三(27日)宣布啟動「反核廢公投」提案連署,透過數百個環境團體串聯,不到一周的時間即募集到2800份的聯署書。今(2)日趕在連假前提交到中選會,主文為「您是否同意,在『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啟用前,不得提出或執行新建、續建、擴建或延役核電廠之計畫?」。

領銜人蔡中岳說,這是一個誠實負責且關乎未來的公投案。

環團轉守為攻  著眼核廢料最終處置場選址無解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發言人崔愫欣說,這次要從被動防守到主動出擊,主張在台灣找到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之前,不應該再繼續興建核電廠,也不應該讓運轉超過40年的屆滿老舊核電廠延役。她指出,去年的「偽」以核養綠用話術讓選民誤以為支持綠能,「這次擁核人士繼續推動核電公投,甚至要讓核能比例跟燃煤一樣高。」因此他們要提出警告,讓台灣社會看清核電利益集團的掩蓋的真相。

蔡中岳說,「反核廢公投,是一個訴求真相的公投」,多年來反核遊行主張面對核廢、告別核電,但核電利益集團卻只談核電而不講核廢料的代價。他說,高階核廢料至少需隔絕存放10萬年以上,自己製造的垃圾自己處理,這才是負責任的行為,而不是留在世上數十萬年。「未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子孫,都必須承擔我們今日所造成的核廢料問題。」

蔡中岳表示,「我是來自花蓮的人民。」多年來政府不停的在宜花東地區鑽探高階核廢料的掩埋選址,但目前包含新北、宜蘭、花蓮、屏東、台東、澎湖、金門等七個縣市都明確發函表示反對納入選址範圍,未來高階核廢料的處置將必然是一個沒有土地正義的決策。

崔愫欣也指出,根據台灣綜合研究院能源政策最新的民意調查報告,有六成六的民眾不支持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設在自己或家人的居住城市。她說,一束燃料棒平均發電時間為五年,但卻要污染長達數萬年,且核廢若處理不當就有污染外洩的可能,台灣位處地震帶上,地質條件相當嚴峻,目前核一、核二、核三廠總計已經產生1萬8270束的高放射性核廢料,核一廠更因燃料池爆滿提前停機。為了提高核電廠安全需求,又需投入更多的維護經費,成本遠高於再生能源。她認為,「無論選址考量、經濟因素、能源政策,台灣都非常不適核。」

核能燒不盡,選舉到又生  學者:台灣應思考能源轉型。

距離明年1月11日總統大選剩下不到十個月的時間,未來相關議題的政策討論也將趨向白熱化,目前光是能源議題的公投就多達四案,對此,趙家緯指出,依據國際原子能總署最新預測,在目前市場趨勢、技術條件與政策之下,2050年全球的核電裝置容量將較今日減少10%,發電量占比將由10.3%降至5.6%。即便在最樂觀與積極發展核電的情境下,發電量占比也僅會較今日微幅增加至11.7%。

趙家緯說,未來全球的核能發展都將會漸漸式微,全球未來的能源發展將朝向低碳化、民主化、分散化、數位化四大方向,過去民調顯示在供電無虞的狀況下,八成民眾可以接受非核家園的目標,而台灣電力從今年開始已經充足,隨著綠能發展,未來電力將更加充沛。他認為,不能再以缺電綁架民眾的能源選擇,台灣的能源政策也不該只是關注核能與否,而需要讓民眾看到未來新的電力系統的發展方向。


右起為地球公民行動聯盟副執行長蔡中岳及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發言人崔愫欣。孫文臨攝

反核廢公投理由書 by on Scribd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