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消費者環境永續的意識,今年地球日有環團推出線上超市「生態學家夢のSUPERMARKET」主打友善生態的購物清單。另一方面,超市商品大量使用的一次性塑膠包裝問題,卻還未符合多數消費者的期待。
綠色和平今(2)日舉行記者會,針對十大量販零售企業進行調查,發現有高達77%的商品使用一次性塑膠包裝;綠色和平並揭露,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中有超過82%的消費者「支持賣場主動減少塑膠包裝」。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呼籲,民眾環保意識已經提高,政策應積極推動,企業也要拿出相對應的作為,才能獲得八成消費者的青睞。
十大超商通路總體檢 好市多、全聯、美聯社九成商品塑膠包裝
上個月落幕的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與會各國誓言「解決因非永續使用和處置塑膠產品對生態系造成的破壞,包括2030年大幅度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不少超市業者也著手改善塑膠包裝用量,在英國擁有將近900家分店的Iceland超市就宣誓要在2023年要全面移除自有品牌塑膠包裝,在泰國、越南等地也出現愈來愈多的無塑超市。然而,台灣還未有主流業者響應。
綠色和平組織實地走訪全台十大量販超市及便利商店,包括好市多、全聯、美聯社、愛買、家樂福、大潤發、頂好、7-11及全家等全台各地70家門市,針對生鮮蔬果、熟食、烘焙、蛋類等四大類,共1萬5000項商品進行調查發現,有高達77%的商品使用塑膠袋、塑膠膜、托盤、網袋等包裝。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表示,調查選擇的十大企業合計市佔率超過七成,前三名分別是好市多、全聯、美聯社,有九成以上的商品都以塑膠包裝。裸裝品項較多的則是家樂福(34%)及愛買(42%)。不過張凱婷指出:「裸裝商品現場,多有可供索取的透明塑膠袋。」背後所造成的塑膠垃圾同樣是難以計算。
綠色和平表示,全球塑膠產量從1964年的1500萬噸暴增到2014年的3億1100萬噸。「其中又以塑膠包裝的數量最多,占整體的26%。」張凱婷說,目前全球塑膠垃圾有32%沒有進入廢棄物處理系統,等同於每年超過1億噸的塑膠垃圾散落到海洋、河川等自然環境中。
八成民眾支持賣場減少塑膠包裝 「拒絕,超級塑場!」
張凱婷表示,調查選擇的品項多是企業的自有品牌或者能夠決定包裝陳列方式的商品。「根據統計有高達95%的塑膠包裝只使用過一次就被丟棄。」她指出,絕大多數的塑膠包裝都未能有效的回收利用。
此外,綠色和平也針對全國20歲~55歲、上千名消費者進行民調,發現有77%的民眾「願意購買裸裝生鮮蔬果」,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更有超過82%的消費者「支持賣場主動減少塑膠包裝」。綠色和平發起的「拒絕,超級塑場!」連署,在一個月內就有超過3萬4000位民眾響應,要求各大超市賣場,創造更友善的無塑購物環境。
張凱婷表示,消費者的環保意識逐漸提高,政府的減塑政策也算是相對積極,反觀企業卻沒有相對的行動。她特別呼籲,全聯作為本土超市龍頭,近年來積極拓點超過千家門市,「若能提出有效的減塑策略必定能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而法商家樂福在全球已經提出了2025的減塑行動計劃,除了減少塑膠包材更要負起回收的責任,「消費者會肯定,走得比政策前面的企業。」
對此,全聯福利中心表示,自2008年起即配合政府進行減塑,但仍有部分生鮮產品考量衛生需包裝,其中蔬果的包裝盒有99%屬於生物可分解的PLA材質,根據全聯統計2018裸賣的商品也較2017年增加了1.4倍。此外,全聯表示,一直都鼓勵大眾一起減塑,自2018年推動雙北兩用購物袋以來,共減少了450萬個塑膠購物袋。
綠色和平提五大塑求 應盡生產者責任、承諾減塑目標
記者會上,綠色和平提出五大訴求:一、公開承諾一次性塑膠包裝減量目標與年度計畫;二、開發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之替代方案;三、盤點塑膠包裝的使用情況並落實資訊公開;四、生產者延伸責任,負責收回、回收及終端處理;五、投入社會倡議。張凱婷說,將對企業寄出「零售業塑膠使用調查」,希望相關業者能提出有效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