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萬物和諧共存——綠建築教堂的精神與設計 | 環境資訊中心
減碳新生活

與萬物和諧共存——綠建築教堂的精神與設計

2019年08月02日
文:詹詒絜(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高級專員)
為了傳達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園區特別將大片的生態綠地,留給花草生物棲息。其中,建築體在總基地面積的占比,竟然還不到1/3!對此,一手精心策畫園區的涂建築師說:「方濟的精神是在物質上只取剛剛好自己夠用的,這個園區一樣也是如此,當我們不需要這麼多人為空間時,何不還地於自然呢?」
位於桃園大溪的天主教方濟生活園區,已有逾60年的歷史。圖:詹詒絜
位於桃園大溪的天主教方濟生活園區,已有逾60年的歷史。圖:詹詒絜

4月底的這個下午,外面溫度已上飆至32°C,人坐在天主教方濟生活園區裡,沒有冷氣,仍可感受到微風吹來的涼爽感。

這個走過一甲子歲月的園區,坐落於被譽為桃園人的後花園:大溪,1953年由方濟會神父的營造下成立,長期在當地傳揚福音、為大溪居民與原住民服務。

隨著時光流逝,年老的舊教堂已禁不起整修,2009年舊聖堂決定重新動工,摒除常見的羅馬式風格,轉而打造一個謙卑、節能的現代聖堂。如今建築體的樸實度及簡潔感,讓人偶爾從主幹道康莊路驅車經過,稍微一個不注意,便會錯過。

人文與自然 握手交好

進入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座圓弧設計、有如階梯漸漸通往至天國般的格柵,若從高處俯瞰,會發現格柵其實有一大一小,彷彿一個握手的弧度,緊緊包圍著教堂,這正是園區的主要的設計理念。

在天主教的信仰中,方濟是一位愛好和平及大自然的聖者,他不僅倡議人與人之間的「融和」,也強調萬物共存的精神,天主教方濟會長期以來便是用這核心價值,進行在地服務。因此,兩隻手握在一起環繞教堂,這背後的建築思想,正預表著基督的精神,要在人與人之間的言和,不停地循環、流傳於世。

另外,為了傳達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園區特別將大片的生態綠地,留給花草生物棲息。其中,建築體在總基地面積的占比,竟然還不到1/3!

對此,一手精心策畫園區的涂建築師說:「方濟的精神是在物質上只取剛剛好自己夠用的,這個園區一樣也是如此,當我們不需要這麼多人為空間時,何不還地於自然呢?」

涂建築師的這番堅持,的確造就了園區如今這番綠意盎然的局面。若細細瀏覽園區每個角落,會發現有不同鳥類的駐足,水池裡還有蝌蚪游來游去,甚至幾個月前,這裡也是松鼠常常造訪之處。

而一棵棵由教友們親自栽培的樹,也讓空氣變好了。涂建築師進一步解說,來到這裡,一個人的嗅覺、聽覺、視覺皆得以滿足,靈性也會隨之富饒;於她而言,建築和園區就是種媒介,用來讓大眾體會方濟理念的真實感。

園區處處綠意盎然,靈修中心也因為外樑設計,從外觀來看,建築平整、俐落。圖:詹詒絜
園區處處綠意盎然,靈修中心也因為外樑設計,從外觀來看,建築平整、俐落。圖:詹詒絜

幾項招式 讓建築環保節約不浪費

針對建築能源使用,園區同樣緊緊扣合方濟節儉、不浪費的精神。

舉例而言,園區的教堂和餐廳裡沒有安裝任何一台冷氣,大大地減少了電費的支出。寫到這裡,可能會有許多讀者開始困惑:那這建築物該如何抵禦這漫長的炎炎夏日呢?

第一個訣竅是建築的顏色,明眼人大概一眼便可瞧出這些建築的外殼,其實有很好的隔熱效果。

身處於亞熱帶的氣候中,採用日射吸收率較低的淺色或高反射性的建材,是減少表面吸熱及緩和室內高溫壓力的典型設計,園區裡的建築正習用了這套手法。

但不說讀者可能不知道,教堂在艷陽高照下,雖然看起來像是純白色,可是建築師實際運用的顏色卻有些偏淺灰,一者是因為2009年園區重建教堂時,仍保留舊有的修道院,為了讓新與舊彼此交合,新建物的色感需要特別調合一番;另一個原因是若塗上了全白的漆料,會讓建築在陽光下太過於刺眼,如此一來,便失去了一棟好建築所重視的核心價值:「使用者舒適度」。

第二個祕訣則在於避免豎立過多的柱子。

我們所熟知的磚石或鋼筋混凝土構造,往往具備「高蓄熱」的特徵,當白天遭受日照加溫之後,到了晚上仍餘熱猷存,使得建築內部也遲遲無法退燒。

因此,涂建築師一開始設計時,就把多餘的牆面空間交由一上一下的窗戶補齊,這樣就能時時引進微風、外氣,多了涼感,也添了新鮮空氣。

第三套手法是製造外遮陽,那些圍繞在教堂周圍、如同諾亞方舟航行紅槳一般的格柵,除了讓風穿梭其中,同時也避免了日照光的直射,這些都是為建築自然降溫的好方法。

此外,坐東朝西南方向的教堂有足夠的迴廊遮蔭,使室內溫度完全不受西曬的威脅,這般設計也巧妙地讓灑在廊道上的陽光,在格柵及玻璃的點綴之下,增添了光影交際的美感。

最後看到教堂前的水池,其實是大自然中最好的調溫劑,當風吹拂過來,可以把水氣帶入堂內,達到一定程度的降溫效果,甚至豐富了園區周圍的生物多樣性。

這些林林總總的自然工法加乘起來,讓教堂曾經在酷暑之際,舉辦一場觀禮來賓高達300人的婚禮,仍可維持室內溼度和溫度上的舒適感。

主聖堂外圍的水池跟格柵,在暑氣逼人之際,有效調和室內溫度 圖:詹詒絜
主聖堂外圍的水池跟格柵,在暑氣逼人之際,有效調和室內溫度。圖:詹詒絜

長長的迴廊恰好成為遮蔭空間,也是光影交際之處。圖:林豔英
長長的迴廊恰好成為遮蔭空間,也是光影交際之處。圖:林豔英

單為需求而設計 也能擦出實惠又節能的火花

除了節約不浪費,涂建築師也力求建築物內部實用、外部簡潔。但要同時兼顧這功能及風格,就必須打破台灣常見的「由外到內」設計思維,轉而追求「由內推外」的設計層次。以白話文來詮釋,就是在初步規劃階段時,需要優先考量到使用需求,再決定建築物的外觀應該如何設計。

舉個例子,靈修中心的二樓有幾間小房間,專門供應靈修者避靜、休憩和住宿。為了讓建築的內外觀都平直、俐落,涂建築師將靈修中心的正面做「樑柱內牆外」,恰好讓房間內的樑下區塊足夠擺放一張書桌。如此空間被充分利用,使園區省下了大筆的室內裝修費。而在建築的另一側,涂建築師則製造出「樑柱外牆內」的空間,讓使用者可以種植花草,綠化環境。

此外,由於教堂屬於公共場所,建造時需設立天窗作為排煙出口,以符合消防法規。但單單在教堂高至十米的屋頂上方開一個洞口,似乎有點怪異,於是涂建築師靈機一動,決定以十字架的形狀設計天窗,讓十架光影映照聖堂,當天氣好的時候,甚至會跟著太陽移動!如此細膩的心思,總讓筆者不禁聯想到羅馬萬神殿的圓形天窗,隨著時間及日照角度遞移,意外具備了日晷的功能。

更巧妙的是,天窗的設置本就有助於排出熱空氣,儘管原本是為了消防需求而安裝,但平日卻誘導熱氣流上升,讓建築上端及下端兩個不同氣溫層的空氣,得以垂直對流。

十分碰巧地,教堂的格柵設置、幾個大門出入口、以及講台兩側的小洞,都成為引入低處冷空氣的最佳通道,如此上下皆「通」的完美條件,讓浮力通風得以充分發揮,恰好又成為一個不用花大錢的降溫手法。這些都是當時規劃設計上並沒有刻意劃出的功能,卻因應法規需求,偶然擦撞出的火花。

屋頂上方的十字窗口,讓教堂內的充斥光影變化 圖:詹詒絜
屋頂上方的十字窗口,讓教堂內的充斥光影變化 圖:詹詒絜

廢棄物再利用 延續歷史的溫度

當然,建造新聖堂的過程中,涂建築師也秉持舊物再利用的精神。由於舊堂的大樑在拆下之際,仍保持良好的木質,因此建築師決定將其加工製作成新聖堂的大門,延續舊物的生命。

如今,走進教堂裡,總有一陣陣木頭香氣撲鼻而來,那正是歷史的味道,新舊之間的連結。

此外,但凡在教堂、餐廳、靈修中心裡所能看到椅子,都是由保齡球館的舊球道所製成,這些原本是要被申報廢棄的物品,卻重新被賦予新生命,繼而也讓整個空間厚實卻又溫暖。

值得一提的還有餐廳裡土牆,那是一幅「最後的晚餐」,泥土來源正是新教堂在建造時,為了挖地基所取出來的土。由於這些黃土是由細小顆粒組成,故孔隙率高,透水性大,當濕氣過重時,這幅畫會自動吸取水氣、調節顏色,讓建築物不至於反潮,可兼具了「天然除溼」和「藝術整合」的雙重效果。

從基地裡挖出的土,變成一幅宗教藝術品,濕氣深重之際,顏色還會有所變化。圖:詹詒絜
從基地裡挖出的土,變成一幅宗教藝術品,濕氣深重之際,顏色還會有所變化。圖:詹詒絜

會善用大自然恩賜的建築 就是棟綠建築

總體檢視這個方濟園區的設計特色,看似林林總總、族繁不及備載,但其實所有設計都可用一言以蔽之:「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園區每棟建築體的打造,都融入了風、光、水、土的特性,人造的景觀角度跟運用的建材,只是讓這四大恩賜更充分發揮原有的特性,為建築帶來更良好的自然降溫、照明、除溼等效果。

其實,在這個「綠建築」一詞已風靡多年的時代,究竟什麼是「真正的綠建築」,很值得我們省思。也許很多人會誤以為綠建築等同於「高科技」(high-tech),我們必須砸錢裝一堆價格不斐的軟硬體,才能讓房子節能;又或者是,一棟建築一定要有認證標章,才足以稱作是棟「綠建築」。

但事實上,僅僅只是順應自然運作規律,就可以創造出一棟很省電又省材料的建築。

正如同大溪方濟生活園區,沒有打算去申請任何綠建築標章,卻用綠建築的概念,貫穿整個重建過程,最後整體的造價比同類型建築少30%,每平方米全年耗電量甚至不到12度電,這些都一一地提醒我們:會善用大自然恩賜的建築,就是棟綠建築。

作者

詹詒絜

畢業於歐盟Erasmus Mundus環境科學、政策與管理碩士學位,多次參與聯合國各類氣候會議,擅長與國內外重量級氣候能源智庫及非政府組織聯手,推行能源、工業去碳化、生物多樣性及低碳建築與交通等議題;同時致力於庶民化的氣候傳播,盼用文字和行動喚起大眾環境意識。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智庫組組長,為台達ESG實踐提供執行支援及智庫研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