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訂定出環保標章,用意讓民眾想選用環保產品時有所依據。不過,「轎車用輪胎」環保標章從2014年7月底公告至今五年以來,沒有任何一項輪胎曾經取得環保標章!
為此,環保署擬降低標準,讓相對好的產品勝出,否則,優劣難斷,消費者也無從選擇。24日環保署召開公聽會,預估新標準實施後,39件國內外品牌輪胎可望有10件通過,合格率25.64%。不過,橡膠工會卻估計,新標準下仍會是「零產品」符合的慘況。環保署表示,將取得更多檢驗數據後重新評估新標準的訂定。
橡膠材料環保標準高 所有輪胎均不符合標準
政府從1992年開始推行環保標章制度,環保標章只頒發給同一類產品中,前20%~30%環保表現最優良的產品。不過,「環保輪胎」的殊榮至今掛缺。
環保「轎車用輪胎」的標準主要從三個面向定義:噪音、效能(省油)、與橡膠材料,項目包括慣性滑行噪音、滾動阻抗係數、濕地抓地力指數等。以材料的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標準爭議最大,所有輪胎都難通過這項標準。
為了讓好輪胎被看見,環保署擬降低標準,並參考德國GS自願性產品標準,訂出18種PAHs的總和要小於50ppm的新標準,並要求其中的11種都必須要符合個別標準。
環保署以國外四大品牌與台灣三大品牌輪胎共39件產品的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AHs)數據為準,估計將有10件產品通過,合格率25.64%。
不過,橡膠工會澄清,如果新標準只限制18種PAHs的總和,確實會10件會通過。但加了11種PAHs的個別標準後,恐怕合格率又會回到零。
橡膠工會建議,這次先不要訂個別PAHs的標準,日後可以再檢討。以德國GS標章為例,好像也沒有任何一家輪胎拿到GS認定。
由於環保署數據主要來自橡膠中心,大多是含量總合,缺乏個別PAHs的數據。是否真如業者所言,新標準會讓合格率掛零?環保署表示,仍要進一步取得檢驗資料後才能確認。原先預估公聽會後,約一個月左右即可公告並生效的時程也將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