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水位持續降 明代千眼古橋現身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鄱陽湖水位持續降 明代千眼古橋現身

2019年10月23日
摘錄自2019年10月23日中時電子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據報,因鄱陽湖水位持續下降,豐水期浸泡在湖底的一座總長2,930公尺、被譽為「中國最長的湖中古石橋」顯露真容。

古石橋位於江西省都昌縣多寶鄉蔣公嶺附近水域,始建於明代,橋身全部由花崗石製成,松木大柱立於湖泥中支撐橋面,橋面寬0.8公尺左右,洩洪孔共983個,故得名為「千眼橋」,也叫「千孔橋」。

都昌縣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這座古橋建於明思宗崇禎4年(西元1631年),全長2,657公尺,有949個墩,948個孔,是都昌縣通往星子縣(現廬山市)兩岸的必經之路。在千眼橋建成之前,兩岸百姓往來,漲水時可以渡船,枯水期時則只能靠淌水踏泥通過。

雖然這座橋長年浸泡鄱陽湖水裡,但當鄱陽湖的水位低於10.5公尺時,千眼橋就會露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