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墾管處舉辦的台灣珊瑚礁永續經營研討會於2日熱鬧開幕,現場聚集了學術、民間、與政府團體共同參與年度盛會。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施錦芳表示,由於墾丁面臨龐大旅遊的人口壓力,使得台灣海洋生態承受太多衝擊,若能以有效管理方式,於保育、教育與漁業資源開發之間取得共識,進而與當地業者合作保留海洋資源,復育難能可貴的旅遊內涵,才能成功地保育墾丁珊瑚礁生態,永續經營自家金雞母。
環繞著台灣海域,美麗又脆弱的珊瑚礁,近年歷經風災、阿瑪斯油輪與廢水污染,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樊同雲也回顧了近年珊瑚的回復狀態與環境壓力,他說明,2001年冬天在屏東龍坑發生阿瑪斯號沈船漏油事件之後,幸而仰賴北上黑潮與洋流,以及原本於鄰近海域中,儲存大量的珊瑚子代,讓龍坑在這6年以來,已經有部份恢復昔日的光景。
樊同雲自2001年在萬里桐、核三廠出入水口、跳石、香蕉灣與龍坑設立長期研究樣區:指出墾丁海灣與東西岸,原本各有其繁盛穩定的珊瑚礁群生態系統,經過數年環境影響,珊瑚礁族群已經有明顯的減少與變化,像是因為海洋溫度的變化,導致珊瑚礁大量白化現象、以及因受到環境變化而有繁衍壓力的珊瑚蟲進行集體生殖;有如紅火蟻入侵一般的海葵大發生則顯示珊瑚礁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加上受到颱風破壞珊瑚礁體,陸域營養鹽突增現象又更提升珊瑚的生存壓力,於是珊瑚礁族群結構產生了劇烈變化。此外,與全球海洋面對相同的困境:水質優氧化現象所導致的藻類大量滋長,覆蓋了珊瑚礁群。
但自1995年墾丁國家公園設立後壁湖保護區之後,後壁湖中繁盛發展的石珊瑚、分枝型與桌型軸孔珊瑚群聚,非常值得持續保育;跳石與核三廠附近的部份珊瑚礁群正逐日復原,有些仍和海葵進行角力賽。
由於珊瑚礁生存的環境條件比較高,環境耐受範圍又較窄,環境細微的變化都會對珊瑚族群生態有所影響,國立海生館孟培傑即針對墾丁各河流出口的水質檢驗,他發現,目前沿海管制不當的污水直接排入海洋,造成大量懸浮固體堆積、與營養鹽累積所造成的藻華現象,更使得魚類的鰓被藻類填塞窒息死亡。因此他建議污水接管率須加速提高,讓生活廢污水都能獲得妥善處理,才是淨化海洋的基本工夫。
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戴昌鳳發表數年的珊瑚生態調查,從全球氣候模擬的水溫升高效應裡,研究台灣沿岸珊瑚礁可能的變化;換句話說,當海洋漁撈、污染情形延續不改變,溫室效應持續加溫,墾丁地區原有近300種的珊瑚礁會在2025年減少到200種;特有種台灣蕈珊瑚則可能隨時消失。但戴昌鳳指出珊瑚礁面臨的壓力,尤以人為干擾要比比氣候因子的影響還要嚴重。戴教授也再次強調,學術的研究模擬是設計成在現有狀況不改變的情況下,所可能面臨的現象,因此我們還有機會可以改變惡化的將來,讓我們就從減少環境污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