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總統候選人環境政見彙整 除了能源還談了什麼?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2020總統候選人環境政見彙整 除了能源還談了什麼?

2020年01月0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距離1月11日投票日剩不到五天,今年的總統大選格外精彩,除了有我國第一位女性總統蔡英文競選連任、高舉庶民為號召的高雄市長韓國瑜也來勢洶洶,而五度出戰總統大選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則強調自己要撥亂反正。

目前雖然已有三場政見發表會與一場辯論會,選民仍對三位候選人的政見相當好奇。綜觀本屆總統大選,環境政策的討論相對稀少,「能源轉型」卻是討論度最高的議題之一,因此本報整理三位候選人提出的環境政見,提供讀者參考。

未命名

三位總統候選人(左起)韓國瑜、宋楚瑜、蔡英文。擷取自總統辯論轉播畫面

能源政策成攻防:蔡堅守「非核家園」、韓宋靠攏「以核養綠」、宋提能源稅

蔡英文重申「2025非核家園」目標不變,要讓三座核電廠依法準時除役,更強調過去三年來在能源轉型的努力與成果;韓國瑜則批評蔡政府火力全開、用肺發電,也提出核電延役、重啟核四,要「以核養綠」,把能源轉型目標推遲到2035年乾淨能源佔比50%。宋楚瑜強調「以綠減核」,綠能每提升1%,核能才能降低1%,以維持基載電力,並提出能源稅構想。

韓國瑜:兩前提下重啟核四,至2035年再生能源佔25%以上

2號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圖片來源:「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2號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圖片來源:「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韓國瑜多次公開承諾,當選後會重新檢討台灣能源發展目標,務實評估新能源技術的可行性,「考慮各種能源的特性,合理配置分散風險,並強化區域自主供電能力,減少跨區供電,提高整體能源安全。」他表示,當選後會落實以核養綠策略,在2025年再生能源未能全面商業化穩定供電之前,維持核電廠繼續運轉。

「在『安全無虞』及『人民同意』的前提下,讓核四完工運轉。」韓國瑜說,以2035年使用「50%化石能源及50%乾淨能源」為政策,目標降低火力發電,每五年依技術發展滾動檢討能源政策。副手張善政表示,50%非火力發電中,約有20~25%為核能,25%~30%為再生能源,「核一、二、三、四廠已足夠達年發電量600億度,連核四廠的三號機都不必想。」

不過,綠色和平指出, 韓國瑜陣營雖有規劃2035年減碳願景,卻缺乏具體執行計畫,難以達到1.5℃的目標,「以核養綠作能源轉型,核電不符合能源永續性,也沒有具體淘汰火力發電細節及提升再生能源規劃。」雖然會設立氣候變遷署、氣候與生態應變基金等承諾,卻沒有具體目標與內容。

宋楚瑜:碳稅、能源稅、加強空污管制

1號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圖片來源:「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1號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圖片來源:「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宋楚瑜的競選官網政見提到,將找尋國際安全檢測機構檢測核四,在安全性未達標準前,核四不重啟,改以現有核電廠延役備用,老舊燒煤電廠加速淘汰。重新檢討離岸風電政策及其躉購費率及保障期限。重新檢討燃煤及天然氣發電比重,找尋新一代國際燃煤發電技術及機組,並透過制定高效率與低排放指標,降低空污。

宋楚瑜的環境政見還包含建立溫室氣體總量管制與交易制度,研究「碳稅」政策及實施配套。他也要推動《能源稅法》,除了增加稅收來源,也避免社會過度使用低廉能源,「能源稅收將協助綠能產業發展、乾淨能源研發、空污導致的高危險族群社區的健檢及治療支援。」同時他主張,汽燃費應由現行的「隨車徵收」改為「隨油徵收」。

此外,宋楚瑜也認為,要獎勵民眾提升使用能源效率,「可對不同的能源課以不同稅賦,包括零稅率。」他要擴大電動車及節能車補助,增設充電樁和電動車停車位。全面協助大眾運輸投資及營運補貼,協助地方政府建構韌性城市、老舊耗能建築加速更新。他主張,要強化空污管制,加強對於高污染燃料管制、增加中央稽查人力、加重工廠違法排放廢氣污水罰則,「強化移動污染源輔導管制、加嚴排放標準、擴大公民參與檢舉機制。」

蔡英文:核電廠準時除役,確保風、光政策達標,打造亞太綠能發展中心

現任總統蔡英文。圖片來源:總統府。
現任總統蔡英文。圖片來源:總統府。

尋求連任的現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則強打綠能政績。自2016年上任以來致力推動綠能,「至2019年9月,整體綠能裝置容量已達7423 MW,比2016年5月底的4426MW成長近3000MW。」她說,2018年已完成2MW儲能系統實證場域,目標在2021年達成累計10MW的儲能系統,2025年也要完成590MW的化學儲能系統,「未來啟用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盡快導入實際運作之研發能量,不限綠能範疇,吸引國際大廠設立研發中心。」

蔡英文也在政見中提到,過去三年多完成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明訂2025年綠能設置量達27GW以上的目標。修正《電業法》奠基綠電交易市場發展。「未來除了確保2025年太陽光電20GW、風力發電6.9GW政策能達標,更要將台灣打造為亞太綠能發展中心,吸引廠商把亞太基地放在台灣,建立國內產業。」

蔡英文的下個四年能源目標,包括屋頂型光電從3GW到6GW。提出離岸風電未來十年10GW的區塊開發,「以一年釋出1GW的方式,讓台灣到2035年有累計15.7GW的市場。」成立「綠電憑證交易中心」,讓廠商及民眾可透過此平台,取得國際認可的純綠電。「聚焦下世代綠能研發重點:針對光電、風電等成熟綠能,持續提升發電效率,而未成熟的地熱、海洋能等則進入技術商業化階段。」

綠色和平的氣候領袖政見評比指出,蔡英文任內設立「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及多次展現減碳意圖,但距離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建議的 1.5℃目標仍有巨大落差。「雖有淘汰核能時程,卻缺乏火力發電退場時程。」藉由《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鼓勵地方政府參與,然而缺乏法規強制力,實質效益打折。

能源以外的環境政見 蔡:溫減二階計畫 韓:氣候與生態應變基金

2020總統大選環境政見。製表:孫文臨

同時針對極端氣候與災變常態化的趨勢,韓國瑜主張,要在未來的環資部下成立「氣候變遷司」為專責組織,協調督導相關部會進行必要的因應措施。並設置「氣候與生態應變基金」,暫以每年200~300億元為原則,提供穩定的研究作業經費,包含植物與農產品在極端氣候下生長異常、瀕危生態保育等。

韓的國策顧問團提到,為拯救瀕危植物,台灣的民間力量已建立全球最豐富的活體植物保種中心,「未來政府將投入資源,除了擴大蒐集植物對象外,也會納入瀕臨絕種的動物」,將保種中心提升為國際級生態保育資源及生態保育的交流示範設施。

相較之下,蔡英文並沒有在官方文件上提到能源以外的環境政策,僅在回覆環保團體的訴求時表示,以循環經濟之概念規劃生產、回收與循環再利用,減少廢棄物。推動產業綠化,尤其推廣綠色採購與企業社會責任為目標,提高生產的資源使用效率與再利用率,減少產業使用能源、水資源時造成的廢棄物與污染。

「依照國土計畫法與相關法規,管理土地使用,恢復國土使用秩序,避免土地使用功能錯置,保護農地和減少農地污染,提高糧食自給率。」蔡英文主張,加強自然環境保護,透過各層級保護區之劃分和公私協力,保護棲地、生態多樣性與瀕危物種。「增加都市綠色空間,減少水泥化工程,提高大眾運輸工具與自行車等綠色交通的規劃,減少私人運具。」

水資源管理方面,蔡英文則提到,要強化污水處理系統之量能,提高納管率。「針對氣候變遷,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將檢討第一期階段管制目標的執行狀況,公佈階段管制目標第二期的行動計畫,未來也會在強化利害相關人在政策與計畫的參與。」同時,也會做好氣候變遷情境的評估,以此規劃防災、防洪患、救災的調適計畫。

宋楚瑜兼顧漁農業、重新檢討工輔法

宋楚瑜也提到當選後要儘速完成《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落實原住民族土地資源主權,充分回饋水資源。他特別提到強化蘭嶼基礎建設,包括增加發電機組、整修環島公路、加長機場跑道、清理港口通道、垃圾清運至台東處理等。

宋楚瑜也提到,會務實調整遠洋漁業產業,推動責任制漁業管理,重建台灣漁業形象,維護漁船作業權益,促使產業永續經營。「近海漁業則以環境復育及低度開發為原則,制定合理減船數量,調高漁船收購價,落實海洋資源再生。」他要提高休漁補助,確保環境復育,在漁貨量豐富的地區,將收購的廢棄漁船沉至海底,進行人造礁堡。

「對於鄰近重工業之海港,嚴格監測海水品質,委請當地漁民成立海洋巡守隊,確保海岸不受污染。」宋楚瑜也提到,要參考國外制訂可捕魚隻規定,定期向漁民宣導休魚、保育觀念。使用效率低的漁港,要補助漁船整併至鄰近海港。而漁港廢棄後,兩年內清理海底毒物,轉租給當地漁民進行海上養殖。

此外,宋楚瑜還表示,要以兩岸協商保護台灣及東海的漁業資源,管理中國漁船竭澤而漁的作為。優先輔導陸上養殖漁池進行「養水種電」計畫,避免土地進一步的鹽化及過度抽取地下水。發展海上觀光與休閒漁業,增加漁民收入。

談到農業,宋楚瑜表示,會檢討全國農地可利用條件、休耕及棄耕狀況,重新訂定分級農地管理,並提高耕地利用率。建立棄耕農地的回購機制,為農地尋找更佳利用方式。「重新檢討《工廠管理輔導法》,提出真正符合永續經營的違章工廠處理方案,維護農地完整。」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