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開發不止 洞里薩湖水量大減 柬埔寨淡水漁業恐崩盤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湄公河開發不止 洞里薩湖水量大減 柬埔寨淡水漁業恐崩盤

2020年01月02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Tbong坐在洞里薩湖邊的高腳小屋下,為好奇的孩子們講古,「很久很久以前,湖裡有蛇、鯰魚、大絲足鱸(elephant fish)……鯰魚特別多。」

但就在一代之間,一切都變了。魚種正在減少,植物正在消亡,整個湄公河生態系統正在崩潰。對於聚集在Tbong身旁的孩子們來說,生態豐富的洞里薩湖只是一個傳說。

洞里薩湖位於湄公河下游盆地的中心地帶,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該湖和周圍的洪氾區於1997年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物圈保護區,支持數百種魚類和其他淡水產品的繁殖、覓食和採收。

但是今年,洞里薩湖水位已降至歷史最低點。


洞里薩河上人家。Teseum攝(CC BY-NC 2.0)

湖水正藍?  生態巨變的惡果

「自1995年湄公河委員會(MRC)成立以來,不僅湄公河下游的水位創下新低,由於懸浮沉積物的流失,水的顏色也異常地藍。」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大湄公河計畫資深顧問Marc Goichot說,「藍色的水對加勒比海來說或許是好事,但湄公河這麼藍並不自然,是生態系統巨變的結果,將產生廣泛的影響,包括讓脆弱的水生物種暴露於掠食者,削弱河岸,使稻田、紅樹林和魚類缺乏所需的營養。」

氣候危機加劇了這個問題,讓曾經持反氣候觀點的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也不得不承認氣候危機的影響。只是湄公河流域的變化,科學家們已經警告了數十年。

在湄公河下游築壩的想法可追溯到冷戰時期,當時美國、蘇聯和中國開始將水力發電視為經濟發展戰略,2000年代初期快速發展。當時,MRC估計其四個成員國,柬埔寨、越南、寮國和泰國,可望因此獲得300億美元的收益。

但是幾年後,MRC修改了預測,指出這些水壩造成的環境損失超過了任何潛在利潤。

儘管有這些警告,中國目前仍有八個大壩在營運,湄公河下游各省仍堅持自己的水力發電廠計畫。光是寮國和柬埔寨就計畫在主要河流及其支流上建造140多個水壩。

水力發電大壩將湄公河劃分為一個個的水庫,阻擋營養豐富的沉積物向下游流動,因而改變了河床和河岸的形狀和深度。根據WWF的資料,在1992年至2014年間,湄公河流域的懸浮泥沙量減少了一半以上。

沉積物無法往下游流動的同時,海水也開始往上游方向入侵,威脅到其脆弱的淡水生態系統。河岸和河床遭河水侵蝕,也被疏沙機進一步掏空。

水壩還阻擋了湄公河流域約160種需要長距離遷徙的魚類。Goichot說,這些魚類要到上游(寮國北部)產卵,而幼魚則需要回到湄公河三角洲和洞里薩湖的大型洪氾區覓食。任何遷徙障礙都極有可能導致其滅絕。

較大的物種遷徙路線也較長,受影響最為嚴重。2010年,湄公河巨鯰的數量比十年前下降了90%。「該地區的刀鯰(Siamese flat-barbelled catfish)在2013年宣告滅絕。已知存在於湄公河下游流域的692種現存淡水魚物種中,全球有68種(10%)受威脅,22種(3%)近危。」MRC的《2018年流域狀況》報告中指出。


洞里薩湖一景。tjabeljan(CC BY 2.0)

這不僅僅是環境變化所致。洞里薩湖淡水魚黑市是個蓬勃發展、國際化的非法市場。

這在湖邊是個敏感的話題,沒有人想談。船家不敢說他們靠什麼維生,市場賣家對他們的魚價支支吾吾,有些人甚至不記得他們從哪裡買到魚。可能是因為他們不確定自己的魚是否是合法捕撈來的。

許多走私者是當地人,因為絕望鋌而走險。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這裏有非常多非法的捕魚手法,包括炸魚、電魚、毒魚以及大型未經授權漁網。

許多人無視6月至10月的禁捕季。此時許多區域封閉,為了讓魚類產卵。

大部分洞里薩湖非法捕撈的大型魚類流向越南,據悉主要原因是越南市場相信大魚可以帶來好運並提高性能力。根據國際法以及柬埔寨和越南國內法規,這些魚的貿易都是禁止的,但執法力道很弱。越南商人高價向洞里薩湖漁民買魚,運回越南的特色餐廳。

黑市貿易、大壩、挖沙和其他人類活動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洞里薩湖岸上的經濟活動。tjabeljan(CC BY 2.0)

世界最大內陸魚生產國  湖岸人家吃魚本來都是免費的

作為世界最大的內陸魚生產國之一,柬埔寨的糧食供給相當依賴湄公河。在整個湄公河流域的下游,淡水魚在一般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是世界平均水準的2.2至8.6倍。

對洞里薩湖附近居民來說,魚本來是免費的,但人們現在不得不以不斷上漲的價格買魚。暹粒市場一位賣家Vannak表示,魚的價格是幾年前的兩倍以上。「五到十年前,我們每公斤進貨價是4,000到5,000瑞爾(1.20美元),」他指著自己正在烤的魚說。現在,這種當地人視為主食的魚每公斤要花費10,000瑞爾。

隨著野生魚類變得越來越稀有,漁民開始把湖切成一塊塊的水產養殖場,同時柬埔寨開始轉往其他蛋白質來源。這些都可能會對生態產生重大影響。

Goichot說,「其他蛋白質來源可能是牛肉、大豆或水產養殖產品,都耗用土地和水並且造成污染。其他蛋白質來源將帶給土地更大的壓力,並可能促使森林轉作,以及產業和家庭相互競爭用水。」

專家說,如果繼續開發湄公河流域資源,洞里薩湖的變化將擴散到整條湄公河。但是到目前為止,主管機關的反應還很緩慢。

Goichot指出,MRC在產生知識方面算是有進展,但是在重要決策(尤其是水力發電或沉積物管理)上很難達成共識。


仰賴洞里薩湖維生的村落。swifant攝(CC BY-SA 2.0)

研究:再不採取行動 2020生物量再減3~4成

有些對策已經到位。越南總理於2017年簽署了第120號決議,概述湄公河三角洲至2100年的永續發展願景。環保組織繼續推動政府與工商界之間的緊密合作。

WWF根據其「亞洲三角洲抗災力」倡議,努力在規劃開發案時爭取「與自然相建」的政治和財政投資。WWF另有一個倡議尋求實施水資源管理策略。Goichot說,「這麼做的目的是促使產業界採取集體行動,鼓勵他們為河流多做點貢獻,希望最終能對河流系統的治理產生正面影響。」

這種治理不僅對湄公河的未來至關重要,而且時間非常緊迫。根據MRC在2012年至2017年進行的研究,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到2020年生物量將減少35-40%。

「到2040年的水力發電計畫將使湄公河大部分地區的洄游魚類消失。預計在2020年到2040年啟用的大壩水庫,將讓所有湄公河洄游魚類失去生存空間。」Goichot說。

參考資料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