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 中國面臨經濟刺激選擇題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疫情之後 中國面臨經濟刺激選擇題

2020年03月12日
文:姚喆(氣候戰略傳播項目官員)、武毅秀(氣候傳播項目負責人)
為了對沖新冠肺炎疫情(武漢肺炎,COVID-19)的負面影響,中國或許會再次祭出基礎設施投資拉動經濟,但其弊端也令人擔憂。

重大基礎建設為主的經濟措施,可能會阻礙中國的永續轉型。圖片來源:Ernie(CC BY 2.0)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負面衝擊仍在持續,其對於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影響恐將持續一段時間。在疫情防控進入相對平穩的階段之後,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中央政府「保經濟」的基調已經十分明顯。

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提出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並指出「要繼續為了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 12日,政治局常委再次強調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任務。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完成年。 「十三五」規劃提出,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倍。要實現這個目標,2020全年GDP成長速度需保持在6%左右。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要維持GDP成長速度,政府將發表方案刺激經濟不是懸念,但「鐵公基」(編按: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經濟刺激措施,可能會阻礙中國的永續轉型。

中國重工業逐漸復甦

「疫情假期」持續了近一個月後,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是全方面的。對於重工業來說,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需求端。產業鏈上的下游企業,如製造業、房地產業復工較慢,整個社會的生產活動目前仍在谷底徘徊。由於需求尚未恢復,上游的重工業原料,如鋼材、電解鋁等的產量有了一定減少,但並未出現大幅度的下滑。以鋼材為例, 產能利用率保持在常年的常規水平(70%左右),減產幅度並不顯著,第一季鋼材產量預計減產在3%左右。

自2月10日以來,復工復產的腳步逐漸加緊起來,六大電廠耗煤以緩慢速度逐日攀升。六大電廠耗煤成長速度與工業增加值的成長速度,呈現一定的正相關性,這表明全國整體的工業活動在逐步、緩慢地恢復。與此同時,各地的修路、修橋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也從2月15日起緊鑼密鼓地復工。事實上,疫情期間華北地區還出現霧霾。生態環境部組織的專家解讀認為,雖然建築業、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的製造加工業大規模停工,但生產原料的上游重工業則是處於全年不停工的狀態。

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分析師柳力指出,中國的重工業普遍存在產能過剩,只要需求恢復,供應端可以開足馬力運轉起來,從而工業產出和能源消耗也會快速恢復。針對疫情對能源需求的影響,有專家認為,工業企業一季的能源消費將較往年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但會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後迅速回補, 對中長期能源消費需求影響將不大。

基礎建設拉動式經濟刺激初現苗頭

第一季的經濟表現受到疫情拖累,也為本就面臨下行壓力的中國經濟帶來更大的挑戰。通過公共財政支出拉動投資,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是中國政府緩解經濟壓力的常規做法。目前,對沖疫情影響的財政政策還在醞釀中,但對基礎建設的強調已經初現苗頭。

根據《經濟參考報》的統計,今年各地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總規模將達到數十萬億元。最新的數據顯示, 今年1~2月,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已經完成了今年提前下達的新增專項債額度的73.6%,其中,約67%流向基礎建設領域。地方專項債向基礎建設項目傾斜的態勢十分明顯。

一些省份已經公佈了2020年重大項目名單,規劃中交通、能源等基礎設計建設項目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比如,經濟大省江蘇安排2020年重大項目240個,年度計劃投資5,410億元,其中有2,212億元用於基礎建設項目。山東省公佈了233個重大項目,其中包括25個是鐵路和公路項目和16個建築類項目。經濟分析師普遍預測今年基礎建設投資將大幅回彈,最樂觀的預期認為全年增幅可高達8%~9%。雲南省更是在最近的一場疫情防控發布會上拋出一整串基礎建設計劃,包含1,000億元投資的高鐵。

偏向基礎設施建設的政府財政刺激方案,恐怕會給高碳的重工業帶去一個「小陽春」。柳力計算,「疫情假期」導致的停工,使得全國碳排放在農曆新年後兩周同比下降了近1/4,但短期影響很可能會被後期的經濟刺激所抵消。卓爾德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張樹偉說:「如果政府放鬆銀根,刺激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那麼能源強度有可能上升,能源消費完全不受影響,或者甚至超額反彈都是可能的。」

假如經濟刺激不可避免,至少應保證有針對性的方案,且不應與中國經濟結構升級的整體趨勢相違背。服務業已經占到中國GDP的54%,吸收了大量就業,但在疫情中受到的巨大衝擊,如何對服務業提供精準扶持,不僅對於重建經濟的韌性和信心至關重要,也關係到中國經濟轉型的走勢。

反思:經濟刺激的永續模式

公共財政應該向哪個方向使勁以刺激經濟,這是中國的經濟學家經常辯論的話題,疫情中凸顯出的公共服務資源緊缺、應急能力不足等問題,又激起了針對這個辯題帶去的新思考。前重慶市長黃奇帆於2月11日撰文指出,政府財政偏好交通、建築等基礎建設項目,卻長期忽視對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入,事實上,對後者的投資能更高效地拉動GDP,也能滿足人們的真正需求。此外,他認為,政府財政不能只關注投資,也應該重視對消費的拉動,尤其是衛生、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消費,「用這一政府消費促進中國經濟的永續、高質量發展」。

黑龍江省、江蘇省已經在各自的重大項目中納入了一些公共衛生等「補短板」[1]項目,為入選項目提供公共財政支持。在全國層面,藉此疫情之劫,是否可將完善公共衛生系統和應急系統作為政府財政投資的重要領域,將考驗決策的智慧。

新冠病毒被普遍認為源於野生動物,這已經讓大眾認識到人類健康與生態平衡之間的密切聯繫。但尚未被充分認識到的是,生態環境的惡化在帶來疫病之外,還會帶來多種系統性風險,觸發那些難以收拾的「黑天鵝」[2]事件。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未來十年裡可能造成最嚴重後果的五大風險,其中有四個是環境風險,包括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損失、極端氣候、水資源危機。並且,不同的風險之間並非彼此割裂,一種風險可以引發其他風險,從而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要增強社會和經濟應對風險的韌性,我們就需要對各類風險有充分的的認識,並且做到未雨綢繆,提前搭建好必要的應對設施和機制,才能避免風險快速升級為成大型突發事件,甚至導致系統性的災難。環境風險同公共衛生風險一樣,需要大量的投資以防患於未然。這裡說的投資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指通過投資修復已經被損壞的生態和環境,或是修建設施以求將自然災害導致的損失降到最低;第二層含義是通過投資環境友好的技術和產業,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和,從根本上加強社會和經濟同環境的「兼容性」。

疫情過去,中國如何恢復經濟?如果沿襲慣常的做法,用政府財政推動高碳的基礎建設和重工業對沖疫情的負面影響,其實就相當於好了傷疤忘了疼——剛擺脫了公共衛生風險,就立即將社會和經濟置於氣候變遷的巨大風險之下,這樣的投資明顯是不永續的。 「當我們總結應對疫情的經驗與教訓的時候,我們是再一次虛無虛偽地表達戰勝疫情的喜悅,還是形成對自然、社會以及我們彼此依賴的敬畏,成為這個問題答案的關鍵因素」,張樹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