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3日
摘錄自2020年6月02日公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在海洋生態扮演清道夫角色的「銀塔鐘螺」,因為過度捕撈,出現體型小,每年數量變化大的現象。為了保育,農委會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今(2日)選在澎湖離島的虎井與七美放流了超過20萬顆種苗,研究中心表示,出現生態警訊時就要盡快補救。
銀塔鐘螺特化的齒舌,會啃食附著性藻類,控制其生長。若螺的數量銳減,甚至消失,藻類會大量增生,恐將牽動珊瑚、牡蠣等生物的生存。銀塔鐘螺最大可長到10公分,但現在只剩6、7公分,產卵量也大減,因此才決定進行此次放流。這次特別選在澎湖的離島,當地有居民參與巡守的社區,希望種苗能得到更妥善的照顧。